第六感是神秘的,至少我们还没有发现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既然没有弄清楚就属于叵测的范畴。相对于第六感来说其他的五种感觉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切身体会到的,这就在可控范围内,可是我们又不能像电脑那样不想听声音的时候拔掉麦克风,不想看东西的时候关掉摄像头。
严格来讲人是一个精密的仪器,这部机器的复杂程度超过了至今为止人类能制造的任何机器。有的人天生敏感,有的人迟钝一些,敏感和迟钝的人看对方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是一个敏感的人,这里的敏感并不是感官对外界感知敏感,而是大脑得知这些外界刺激后变得敏感紧张和焦虑。
我从小和别人说话办事能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哪怕是一些细微的举止或者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我都能从这些细微之处得到很多信息。比如说对方说话语气上的一点变化我就能感知到他是高兴还是生气,是紧张还是悲伤。或者有的人抬手理一下头发或者整一下衣角,我就知道她是紧张还是不耐烦。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技能,因为小时候我发现大人们和别人对话后总能知道一些对话之外的内容。如果把人与人交流得到的信息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对话内容只是信息的冰山一角,大量对话后面的信息隐藏在水面以下不为人知。
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敏感,绝大部分的人相对来说要“迟钝”一些,我更羡慕那些迟钝的人。敏感意味着接受相同的刺激却产生和刺激不响应的焦虑,别人一个小动作我都能猜想半天,说不定对方本来没有这个意思而我却瞎想了半天都可以写一部小说了。
生活中一群人在一起讨论一件事,当你进去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安静下来,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以为他们在谈论自己,还是对自己不好的话题,其实这只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情况。要是迟钝的人肯定不会想那么多,也就没有接下来的焦虑。
敏感并不止在观察入微,还体现在人多的场合。大多敏感的人都是内向的人,内向的人都不喜欢人多嘈杂的场合,因为这些环境的外界刺激太大,我们的大脑一下子处理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的做法通常都是封闭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至于外界的各种信息全部选择封闭。
我这种做法在外人看来很不正常,本来我是一个敏感的人,一旦封闭旁人看起来我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迟钝的人。这就是内向的人在热闹的场合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原因,要是在熟人面前或者人少的时候他们马上变得头脑灵活思路清晰,和刚才的呆头鹅判若两人。
羡慕那些外向的人,通常他们都是先干了再说,内向的人却先把所有情况设想一遍,在脑子里模拟几十遍再实施。外向的人行动能力很强,而内向的人因为想得太多可能会错失良机,还会因为想得太多陷入焦虑中不可自拔。
敏感的人想得太多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这种累并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焦虑如影随形,失眠更是家常便饭。敏感与否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不一定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经历得多了可能也就随缘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