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
林子漫笔“微日记”(901-905):感谢孩子“拯救我”

林子漫笔“微日记”(901-905):感谢孩子“拯救我”

作者: 林文斌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00:41 被阅读0次

      

    看似懵懂的孩子,总是执着爱着你!

      【2019-06-01】感谢孩子“拯救我”

      今晚的人民夜读摘转了十点读书陈阿咪的一篇《孩子,谢谢你拯救我》,视角特别独特。

      女本为水,为母则刚。陈阿咪说:许多母亲“因为孩子变得柔软,却也因为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并围绕这个观点描述了一些初为人母的艰辛:剖腹产的孩子出生后,身上插着尿管一动不动躺了一星期。本来已经疲惫不堪,半夜孩子哭闹,还要扛着睡意起来哄。但是她们,从来没为生孩子后悔过。“因为,当那个小小的人儿蜷缩在她怀里的时候,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感动;当她疲惫的时候,看到孩子咧嘴笑的模样,总会唤起所有的勇气和力量;当她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时,她感受到生命延续的神奇和温柔……”

      最令我感动的,是文章中间的那个故事:那个看似懵懂的孩子,总是执着地爱着你。故事的大意是有个很调皮的小侄子去年暑假来她家做客,送来那天他妈忍不住抱怨孩子太皮太淘气,还把家里碗给摔碎了。看到小侄子有点沮丧,坐在角落里无精打采地摆弄一堆积木,她问他为什么把碗打碎了?他说本来是想帮妈妈洗碗的,结果不小心打碎了。她又问他为什么没向妈妈解释清楚?出乎意料的是,他竟回答:平时妈妈下班就带我,太累了,来她这待几天,就算给妈妈放两天假了。“大人常常低估孩子的心智和情商,在那份纯粹的童真背后,他们有最无条件的爱。”

      许多读者纷纷留言:“看了,泪流满面。我旁边的孩子正在酣睡,睡前我还觉得她烦躁。”“就像我每次都是忍不住跟闺女发完脾气,看着她那可怜的小样儿,就开始愧疚。”正如陈阿咪所说:“我们离不开孩子,即便孩子让我们生气、崩溃……与其说是心里更眷恋那份热闹、那种温暖,倒不如说是眷恋那种对自己无条件的依赖、信任和爱。”这个总结实在是鞭辟入里,太到位了。

      用心陪伴,才是美满。付出时间,最有温暖。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孩子的降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同时也反哺我们更多的爱。我们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这个六一,我们都是孩子!

    派七十个人演出,向七十华诞献舞!

      【2019-06-01】舞台开出“BABY树”

      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也是最折腾家长的时节。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业余时间主要用来参与幼儿园的六一节目排练了。用一句家长逗趣的话来讲:“小人质”都在老师们手上,必须好好练,给班级争光!

      我们节目的开场分为六组家长与孩子,前五组为六对,第六组为五对,共70人。第一组的孩子蹬着滑板车、举着小风车粉墨登场,家长们紧随其后、追着孩子奔向舞台中央;二三四五组则分别采取家长背着孩子、牵着孩子、肩着孩子、抱着孩子的方式出场;第六组作为上高台的“特别行动队”,采取家长踢着正步、带着孩子登台亮相。

      随着间奏响起,六组的大人小孩礼毕,和其他五组同时一手抱孩子、一手牵小手,在华尔兹的步伐中变换队形。70人全部到达转场位置后,下半段乐曲刚好响起,拉着孩子转圈,然后摇摆,然后一拍拍地同做各种设定动作,非常整齐。中间合着“带着我们的爱和梦起飞”的歌词,家长抱着孩子“起飞”一圈,孩子双脚并拢、双臂张开的场景,非常优美。最后,所有家长抱着孩子奔向前台,向台下的观众热烈挥手致笑,非常温馨。

      幼儿园的蓝天娃献礼祖国七十华诞主题教育活动,在六一节前连续三天作了演出汇报,小朋友们以最小的年龄展示出了最好的水平。从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积极互动来看,无疑是又一届好评如潮、五彩缤纷的六一文艺活动。

      我不仅全程参加了班级彩排、全园联排,“小五、小六班作为全园年龄最小的幼儿班,派出70名家长和孩子组成阵容强大的演出队伍,联袂奉上亲子舞蹈《宝宝树》,向伟大祖国70华诞献舞!节目锁定孝亲感恩的德育目标,精心编排场景,用爱渲染动作,带着观众一道体验最萌童年时光的温馨与幸福!”这段打在舞台两侧大显示屏上的《宝宝树》节目简介,以及“小五小六,最萌走秀!小六小五,能歌善舞!”的演出口号,还是我琢磨执笔的哩。

      一个多月的排练固然辛苦,孩子这半个多月甚至一直在烂嘴角,但舞台上绽放的一刻很光荣,也一定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下艺术的根,留下美好回忆。这是一个特殊的六一,经历过大型舞台的磨砺,她将来一定会走得更好!

    凡俗尘埃落定时,因果皆有姻缘牵!

      【2019-06-01】诀别四季“皆仨字”

      话六一,道六一,最是充满生气时。生命之花愈是绚烂,愈令人思索生死的奥义。人世间,有许多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突如其来的变故,撒手人寰,不告而辞。如果让他们再有一次机会说三个字,我相信一定会是:我爱你。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仇恨、愤怒、沮丧、悲伤,以及一切所有的负面情绪,在人生走向尽头的时候,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而在人生的终极时刻,喜悦、开心、兴奋、期待等诸多的积极情绪,也会淡化散开,除了爱。

      如果爱,能用文字描述的话,一定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而事实上,它是没法描述的,他超越了人类所有的情感,只能靠内心去感受,用一生去体味。爱,又是分许多种的,爱家人,爱朋友,爱集体,爱人类,爱自然,爱宇宙,爱一切。当人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爱又会回归到身边那个最依恋的人。是的,就是TA。

      古语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如果把最后的话或者最后想说的话称做遗言的话,那一定是浓缩了一生而提炼出来的大道至简的一句话。善言的内容可能颇为丰富,小到对身边人不舍的爱意与细微的叮嘱,大到对社会警世的忠告与智慧的箴言,可谓千言万语吐不尽,无奈生命不等人。所以,若是时间紧迫、分秒必争,肯定会先对深爱的那个人说一声我爱你,不用猜。

      造物主,不仅创造了我们的身体,而且赋予了我们爱的能力。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虽然我们知道,真正的造物主其实是大自然的生物进化,爱的情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但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并且它和信仰一样,具有难以名状的神奇魔力,能够使人穿越生死、穿越时空,点爆体内的小宇宙,得永生。

      静思量,凡俗尘埃落定时,因果皆有姻缘牵。无论春夏秋冬,当人生走向尽头的时候,唯有“我爱你”这仨字,才能延续灵魂、永恒于世。所以,不管男女老少,当他们走过人生四季,迎来生命的终极关怀之际,最想说的皆为此仨字,无论他们的心里头疼爱的是谁,最不舍的,又是谁……

    不否定手机功用,多关注如何自控!

      【2019-06-01】莫让手机“控制你”

      手机,本是一种通信工具。但随着其智能化不断发展,几乎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仿佛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对许多成人来说是一种福利和便利,对老人来说是一种诗和远方,但对于儿童来说,手机控却一直倍受争议。前段时间参与了小苗大树《别让手机掌控你的人生》软文的修改,参与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唉,好不容易全家一起吃顿饭,你们一个个就不能放下手机吗……’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从耋耄老者到稚龄幼童,深具普遍性的手机依赖症,让人越来越难以分清,是你掌控着手机,还是手机掌控着你。”这段开场白直戳现代人内心的纠结与困惑。抛出的论断与悖论,在平时的玩笑中人们几乎耳熟能详,但又似乎熟视无睹。因为一样的故事反复地上演,直到故事演变成了事故,才能激起一片水花。不过,健忘的人类,似乎很快又会归于平静,一如湖水,水面如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智能电子产品变成了孩子的电子保姆。”然而,“久盯屏幕首当其冲是对眼睛的伤害,会引起眼睛干涩和视力模糊”“骨骼稚嫩的孩子,长时间低头玩电子产品还会令颈椎习惯性前伸”“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还会使孩子习惯于对着屏幕直接获取信息”,知识快餐吃多了,就不愿吃粗粮、造新粮,思维发育和思想独立等都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还有安全隐忧,玩手机撞上电线杆、掉进河沟里、开车出车祸,屡见报道。这些弊端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有时就像定时炸弹,令人细思恐极、不寒而栗。

      批判归批判,跳出软文本身,我对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客观看待手机问题的意见,将收尾那句措辞偏激的结语“愿所有人的健康,不因手机而破坏;愿所有人的梦想,不因手机而丢弃!”改成了比较中性的“愿我们的健康,不被手机而影响!愿我们的梦想,不因手机而遗忘!”毕竟,我们不能过于否定手机的功用,而应多去关注如何加强自控。愿每个人都能多多放下手机,远离电子屏幕和信息爆炸的影响,享受更绿色更自然的人生!

    阅读过更多人生,一辈子变N辈子!

      【2019-06-01】读者总编“致读者”

      今天的《读者》在卷首语这一“黄金地段”刊发了社长富康年的致辞《愿得一心人,与君长相守》,庆贺杂志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38年、20亿册,《读者》的君子豹变有目共睹。“一代又一代读者人,发扬踔厉、精耕细作,以工匠精神追求他们心目中臻于完美的品质;含英咀华、披沙拣金,力求把最优秀的篇章分享给更多读书人。”

      其实,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接触到原来的《读者文摘》、后来的《读者》的。大约是中学?大约在冬季?但是作为一名忠实读者,它对我的影响显然已经无可估量。

      往小了说,它是我文学的领路人、闲暇的开心果。曾经,每一期杂志发行的时候,我都会跑到书报亭去翻阅,读读美文,看看幽默,简直是营养又美味的组合套餐。后来,因为眼界大了,事情多了,虽然不能坚持期期啃读,但每年总会看上几期的,多少都有收获。

      往大了说,它曾持续不断地给予了我诸多人生启迪与思想洗礼,向我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因为杂志的信息量和含金量都很高,而且通过精淘细选,呈现出的品质非常优等,正如该社社长所言:“含英咀华、披沙拣金,力求把最优秀的篇章分享给更多读书人”,这句总结性概括我非常认同。

      读读《读者》作者、读者、编者的寄语,我们或许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感动。著名作家周国平说:“《读者》陪伴读者成长,读者见证《读者》丰收。”著名作家潘向黎说:“庭前花开花落,心中常有《读者》。几番潮平潮起,心中唯有《读者》。”著名学者钱定平说:“《读者》,一股清泉!一份按月收取的智慧快递!”

      “杂志也有生命。阅读是两个生命间的问候、对话,与力量的传递。20亿册是又一次起始。生命不息,阅读就会继续。”杂志创始人郑元绪如是说。我也一直认为,阅读能体验到更多人的生活轨迹与思想轨迹,体验更多人的人生,让自己的一辈子变成N辈子。所以,作为爱阅读的读者,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这辈子赚了,赚大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子漫笔“微日记”(901-905):感谢孩子“拯救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oz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