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小饭馆的温情
你的胃是不会说谎的,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失去熟悉的味道,饭菜也换成了一个完全不习惯的味道,这时候,味蕾的适应以及胃对于喜好的反应是极其直观可信的。
我是一个地道中国胃,一般去点菜无辣不欢,所以每次去吃泰国的饭菜,总要捡着辣的点,看看有没有辣椒,把桌上的调理挨个看完,心情坏了一半,心里认定这绝不是我喜欢的饭菜,吃饭的心情也没有了,心里想家乡菜,这样一对比,果然没有美味的东西了。好在宿舍旁边有一家传统饭馆,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属于地道的清迈人,面相和善,待人亲切,许是长年累月在附近经营饭馆,接触了许多留学生,中文菜名也能叫个大概,中国菜也烧得有模有样,挺纯正的中国味。
第一次去吃饭,担心语言不通,又不好意思开口问菜单,自己找了大半天,发现菜单很简单,只是简单的四五道菜,菜单挂在墙角,够偏僻的,来这儿吃饭的人,似乎从来不去看菜单,进门就和老板攀谈起来,这才知道都是常客。主人基本都很忙,设备简单,仅仅两个灶,几口锅,一旁安置了四五个小桌子,天气热,风扇整天开着,房子是便于疏散雨水的砖瓦房。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起风的时候风铃声清脆悦耳,风铃也随之轻轻摇曳起来。我们来这的时候进入雨季,清迈下起雨来,风也不肯示弱,瞬间就可以进入倾盆大雨的状态。
小饭馆没有豪华的装修,倒有点类似中国的大排档,极简单的炊具,主人家却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可见手艺出众。小饭馆一星期营业六天,星期五休息,除此之外,主人夫妇俩热情温和,闷热的雨季一天之中繁忙劳累也不见厌烦,十足的好耐心。因客人基本都是中国学生,饭馆又是对胃口的中国菜,吸引了大批学生,从早到晚,客人爆满,老板忙得不可开交,吃完之后,学生大多会自己收拾碗筷,老板报以真切微笑,店里气氛融洽,吵吵嚷嚷的小店很是热闹。
小饭馆最让我惊讶的一点是这里居然备有中国的老干妈下饭菜,中文包装,原装进口,免费提供。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群同学,下课后过去吃饭,一个同学想吃老干妈,女主人马上去拿。除了提供免费的,老板家也同样出售,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进口食品。我们向她表达了想买的意思,她立马大方地拿出两瓶,其中一瓶用袋子装好,另外一瓶打开放在我们桌上,当时听懂了她的大概意思,她让我们吃桌上的那瓶,另一瓶拿回去,当时反应慢半拍,但看懂了手势之后,心里感动地向她道了谢。
或许这只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一份可贵的温情瞬间暖到心坎,你瞧,这就是他乡一位善良的商人,他们不图盈利多少,单纯地把那份温暖和善意送给素昧平生的人。许多时候,飞快的社会发展,巨大诱人的商业利益摆在眼前,很多人都被利益驱使,忘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单纯的信任与善意,而在异国的这和小饭馆里,一顿简单的饭菜之中包含了巨大的温情,唤起了多少善良美好的感情。生活平淡乏味,而那些细小微末的东西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动你我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