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我很坦然。
当然话题的起因也是来自身边的姐妹突兀般的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过。由此引我深思人生突兀般的无常无时不隐形在我们的身体里和周遭的意外中。
于是,我和女儿静谧的月色下的漫步闲聊中,才有了这么一段看似沉重却不得不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的现实的遭遇。
我们聊到了很多。不避讳任何一种的可能性。因此,才有了我主动计划不久给她写下一纸遗书的意愿。
这纸遗书的其目的之一;假如命运像我发起挑战时我无法做出的一纸事先最后的决定自己的命运发出的声音。其目的之二;就是尽量不让道德的世俗的谴责赋加于她精神上的枷锁。
遗书的内容可以这样虚拟一下: ”假如这种突兀般的魔爪伸向我。好吧!请你在医生把他对一个病人的救治的把握度的指数告诉你时,确定无把握性的救治中能让病人恢复有尊严的自理的活着。假如不能。只是尝试性的救治或者不及时救治的状态下,病人生命的旅程即将很快结束。那好吧!
请你选择后者让我愉快的结束这段旅程。我不想我的痛苦的余生给任何人带来精神上的摧残包括我自己。
假如你愿意留下一处作为你的思念偶尔升起炊烟的方向。你可以立个墓碑。我不介意。当然,你也可将我的灰烬抛入一条宽广的河流。让她想去哪就去哪?
不羁的人生始终是她一生与束缚的现实博弈的一个梦。
——沐子.随笔上海
2020.9.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