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你的小孩心血来潮嚷嚷着要帮忙减碗,结果一个不小心打碎了你新买的盘子,你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了一句“你都多大了,怎么还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从此之后,孩子不敢去减碗了,因为怕被你说,也怕自己做不好。
你感觉没什么的话,却因为里面带有的整体否定性质的词“笨”,深深伤害到了孩子,也打消了孩子的主动做事热情。
01
今日阅读乔希维茨金的这本《学习之道》,作者单独用一个章节探讨了,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对孩子教育产生的巨大差异。
学习之道整体理论是指把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把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
比如孩子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说“你就跟你爸爸小时候一样,数学不灵”。
通过一次的考试的成绩就来给孩子一个整体的判定,这就是整理理论。
渐进理论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强调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使人变得更好。使人倾向于认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比如,对于数学考试没考好的事情,妈妈可以说“这次没考好,要找找原因,我们努力下次就会表现的更好,一次没考好没关系的”。
这就是渐进理论的表现,强调通过努力和刻苦可以变得更优秀,不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
整理理论与渐进理论是可以通过家长和老师的 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传递给小孩子的,并会影响他们一生。
02
你可能会认为整体理论有些小题大做,谁会那么全盘否定自己的孩子呀,孩子可都是亲生的。
可是文章开头的例子,就是一个整体理论的案例,可能就是无心的一句气话,就整体否定了自己的孩子。
而这种的案例还不断重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听到“要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有几个父母能在孩子期末考试考砸的情况下,还能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在意一次的成绩,努力改进,争取下次考好。
有几个父母能在,孩子一场篮球比赛没打好后,能忍住不去说他“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要去护住球,总是打不好,被人断球”,“说你,你还不高兴了,不高兴你别做错呀!”。
而这些带有整体否定性质的话语,使我们的孩子上场打球瞻前顾后,放不开打。因为他们害怕被说呀,怕自己做不好呀。
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的天赋和热情,被大人慢慢的毁掉了。
面对挫折时,更是不知道怎么积极应对,害怕还会失败。
如果你意识到了什么,那么就去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