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今晚在头条上看到一个爸爸写的陪读文章,他陪了孩子6年,最后把孩子送进了北大。
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孩子高一那一年寒假,突然提出不想读高中了,想到日本去学习。甚至孩子还做好了留学的方案,可知孩子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这个爸爸一下子懵了,他的孩子一直以来成绩优秀,他一直以为孩子将来肯定能考到清华或者北大。他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有一天会提出不读高中这样的想法。
这个爸爸非常智慧,他并没有因为孩子突如其来的想法而恼怒生气。
他当然不可能赞同孩子放弃学业去日本学其他东西,但他并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查了很多资料,了解去日本留学的一些途径。
最后他给了孩子两个方案,第一,孩子三天之内找到放弃学业,去日本留学的最佳理由说服他。第二,孩子继续高中学习,到高考完后,他马上想办法送孩子去日本留学。
孩子没有办法,选择了消极抵抗。成绩自然也就一次次下降,从入学初的前十到了高一下学期变成了班上的30多名。
家长一下就紧张起来了,他害怕孩子的成绩一掉再掉,如此下去,等再想捡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觉得自己必须重新陪读。
那时候他正准备重新开始创业,但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到学校租房子陪儿子读书。
虽然孩子什么也没有说,但他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心情好起来了。两三个月后孩子的成绩又开始突飞猛进,恢复到前十的状态。
这个家长还讲了他一个朋友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儿的家长,对方跟他诉说孩子成绩下降了,正发愁得很。
他提议对方陪读,结果那个家长说在家里讨论过了,女孩儿不同意他们陪读。
他就给家长讲了自己的经历,告诉这个家长,虽然孩子口头上说不同意、不喜欢,但是实际上家长陪读他们肯定是高兴的。
这个家长也是一个执行能力非常强的人,马上就租房陪读了。后来这个家长打电话告诉他说孩子得知他们已经租了房子来陪读,非常高兴。
这个女孩儿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最后被保送到了北京航空大学。
我看到过好几位家长陪读的事迹,放弃自己的事业陪读的,这是我看到的第二个家长。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读书举家搬迁,为了能陪读换了工作的。
自然,最后这些孩子的成就都非常高,我了解到的这几个,有两个孩子进了北大,还有清华的,中科大的。
我也是提倡家长陪读的。我初中时也曾经离开家求学,那时候几乎每一天都会想家。每一次回家再离开时,都会在车上哭一场。在学校的每一天,虽然也有跟同学笑闹的时候,但总觉得心情是不畅快的。
初中时我交了很多很多的笔友,现在想来,不过就是想要填补离开家后的空虚感罢了。
大概是因为这样,初中的学校是重点中学,但我的成绩并不好。到了高中回到镇上的普通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反而突飞猛进了。
女儿初中时也被要求住宿,也是种种不适应,那时候的她难得有一个笑脸。
后来我们申请了走读,一方面是因为女儿确实身体不好,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走读对她的影响太大。
等到女儿高中时,我们自然而然选择了陪读,在学校对面买了一套房子。
住校当然也有好处,比如说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解放家长等等。
但以我的经验而言,我觉得寄宿是弊大于利的。孩子与家长肯定会越走越远,那么在我们可以陪伴孩子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陪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