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作者: 天芒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2:50 被阅读4次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生动想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民间人民在元日这一天呈现的生活场景。古代,春联往往写在桃木上,因桃木可以避邪又为红色,彰显喜庆。因此,在元日这一天,人们把写有春联的新的桃木换下往年旧的春联,也就有了“新桃换旧符”这一习俗。那么,这一习俗最初的起源又来自于哪里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棵很大的桃树,根向四周伸开,方圆足有三千里。桃树的东北一头有一根拱形的枝干,弯弯的树梢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魔鬼,经常通过此门出山来伤害凡人。天帝知道此事后,就派神荼、郁垒两个神将把守,如果有恶魔出来,就把他们抓去喂老虎。魔鬼知道神荼、郁垒住在桃树洞里,从此不仅不敢出来伤害凡人,甚至见到桃树也害怕。老百姓知道魔鬼怕桃树,就用桃木雕成神荼和郁垒的像挂在自己的大门上,用来驱灾压邪,保护家人的平安。这种用桃树制成的木条就叫“桃符”。

《六贴》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人们为了不使桃符因风吹日晒而褪色,保住其功力,因而每年的岁末都要换上新的桃符,也就有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节日气氛。公元964的除夕,蜀国后主孟昶与文人赋诗时所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之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从此,贴春联便成了一种较普遍的习俗。

但是,改用红纸书写春联则始于明朝。据说朱元璋在明初的一个除夕曾传旨:“公士卿庶家,须加春联一副”以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看到家家都贴上了红光闪闪的春联,心中十分高兴。偶然发现未贴春联,询问得知这户人家因无人会写字,又请不到人写,就根据户主阉猪的职业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从此春联的流传更加广泛并成为年俗之一。直到今天,春联仍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并仍然保留了原来避灾驱祸,求得庇护的意义。

而王安石写《元日》的这一年,也恰恰卡在他人生的时间节点上。这一年,他上任参知政事,即宰相职,正式开始主持变法。一年之计始于春,而元日恰恰是一年最开始的地方,上任宰相的王安石务必期望自己的变法能够顺利推行,惠及到每一个人,也希望自己的变法能够如这新桃换旧符一样,为大宋的江山带来一番新气象。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生动想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民间人民在元日这一...

  • 新桃换旧符

    本来打算回家看画面唯美、跌宕起伏、极富历史层次感的武媚娘,却被老婆拉来逛百盛,给女儿的好朋友的妈妈刚刚出生的宝宝买...

  • 新桃换旧符

    桃符换旧年。己亥行不时,愧故岁而独行。诉三十载日月,唯与夜雪听。谅才韪而时世善易,望庚子养正而长勤。虽树有枯荣,徒...

  • 新桃换旧符

    昨日用最亲的拥抱跟伙伴做狗年最后的告别。临走前让小伙子跟每一位长辈和叔叔阿姨拜早年。对中国人来说最有仪式感的莫过于...

  • 新桃换旧符

    新桃换旧符 2019年是一个更有意义的年份。 人生的历史以十年划分年代。2019年无疑是一个年代的结尾,也是新时代...

  • 新桃换旧符

    新年将近,不管身在何处,都有一股暖洋洋的喜庆在空气中益散开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 新桃换旧符

    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晴 除夕 春联、窗花、福字、年画等统称为“年红”。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写过:...

  • 新桃换旧符

    2021年2月11日,农历除夕。 在中国人的眼里,过完今天,才算是真正的辞旧迎新。 上午加了一会儿班,然后贴对联,...

  • 又把新桃换旧符

    又到了除夕,又到了和爸爸一起贴春联的时候。 每年除夕这天的上午,都和爸爸一起贴春联。爸爸打浆糊,刷春联...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到了农历新年,从上大学离家已经十年,每次回家正是应了网上的段子,刚回家几天想吃啥家里有啥,再过几天待遇一落千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a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