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进步一点点简友广场
读书 | 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育儿问题的根源!

读书 | 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育儿问题的根源!

作者: 月影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16:54 被阅读0次

    曾在一篇主题是“育儿先育己”的文章中看过这样一句话,很扎心,却很真实。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如果不提升自己,你百分之99的付出可能都是无效的。

    很多人都听过“育儿先育己”这句话,也懂得它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家长可能并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正所谓:爱孩子是本能,而如何爱是能力。

    英国的心理咨询师特雷弗·西尔维斯特,通过20年认知心理学临床经验,写成了这本《给大人的成长书》,他通过用3堂课、8句格言、4个阶段、7件事,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目光不只放在孩子身上,更要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好,其实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孩子只有在父母正确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下,才能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蕞应该培养自己的哪些能力或是思维模式,才能更有助于帮助孩子的成长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3堂课,让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成为更好的家长,再帮助自己的子女成为更好的人。

    一、要让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

    首先,先要了解什么叫做“内控型的”人,也就是成为拥有“掌控感”的人。我们都听过这段话吧:

    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我能改变的事;拥有智慧去区别两者的不同。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成年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无法区分和正确应对“影响圈”和“关注圈”。这个理论是来自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影响圈“ 就是指那些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有所作为的事情,比如健康,职业发展,家庭及人际关系等。而“关注圈”是我们无法直接影响却是与我们有关的事情。比如新闻,股市,Z治,天气,物价,全球变暖等等。

    虽然在关注圈内的一些内容对我们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把精力放到自己可以影响的“影响圈”内,这样它才可以不断的扩大,而我们对于事物的掌握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它所带来的正向激励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和对幸福的感受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运用这个原理去教导我们的孩子?答案很简单,就是让他们行动起来。

    李小龙s曾说过:光是知道还不够,还B须去使用。光有意愿还不够,还必须去做。

    在他们“影响圈“内的事情,让他们自己亲自去做。如果自己做不了,但是别人可以,就委托别人来做,如果没有人能做,就接受现状,坦然面对。这三种选择都是我采取的行动,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帮助,也不是在那里怨天尤人,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其实就是“内控型”的本质要义。

    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典型的“外控型”人,她总是觉得人的快乐和幸福是上天决定的,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也就是决定论思维。

    而薛宝钗则相反,她是“内控型”人,她觉得成败在于自己努力的程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她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她劝她黛玉喝药治病,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状态,而不是等着别人来安排自己。

    所以“内控型”的人更容易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会主动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二、相信适合自己的东西,拥有乐观的信念

    有一句格言叫:“思想者想到的东西,由实证者证明”。 这说的其实就是我们头脑中的“信念”。

    思想者会先来定义我的世界,然后由实证者组织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拼命去验证。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思想者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一件事情的乐观或悲观的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想想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 ,你是如何归因的呢?你会不会出现这种想法?

    “我就知道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去参与,真的是浪费时间!”

    “看来我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吧!”

    “我真没用!”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

    塞里格曼教授提出了对解释风格的判断有三个维度,书中也提到了这三个维度,分别是: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普遍性即起因影响许多情况;个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这三种解释风格会让我们产生悲观思维,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悲观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内驱力和对生活的热情,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和对幸福感的体验,那么正确的解释风格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孩子某次英语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说:

    1.“我永远学不好英语了!”-永久性

    2.“我以后考英语考试都不可能考好了!”-普遍性

    3.“我是我们班蕞笨的人!”-个人化

    那父母应该如何解释:

    1.“孩子,你以前的英语成绩一直都是不错,只是这次没有考好。”-暂时性

    2.“偶尔一次没有考好是正常的,我们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特定性

    3.“你这次没考好不是脑子笨,是不是因为没有充分复习准备?或是因为题目比平时练习的要难些?“-非个人化

    除了解释风格,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个小工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个小工具就叫做“成功日记”

    我们可以拿出一个小本子,每天记录孩子的“成就事件”,无论多小的成就都可以。每当孩子悲观或是没有信心的时候就把这个小本子拿出来,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可以掌控很多事情,内心充满能量,让孩子可以满怀希望地去采取行动。

    三、你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人父母之后,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肩负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家庭、事业、孩子,唯独没有了自己。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自己的愿望加到孩子身上,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孩子的学习上,让他们去完成我们未完成的心愿,但也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么做除了是为孩子的未来而担忧,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于此。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父母们担心自己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被社会淘汰,但自己又缺乏成长空间,于是将成长的压力全放到了孩子身上,但实际上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也有一些家长,虽然自己并没有停止成长,但把孩子作为证明自己的工具。他们认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但是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

    正如《无声告白》中那个自S的女孩莉迪亚。妈妈对她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事无巨细地规划指引,并希望女儿将来成为医生或科学家,而不是成为自己这样的家庭主妇。她的爸爸则希望女儿不止要学习出色,还要如他期望的那样热情、活泼、开朗、合群。莉迪亚的父母将全部希望捆绑在孩子的身上,看似是“无私的奉献”,实则以爱之名的给孩子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

    纪伯伦在一首诗《孩子》中这样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所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去指引他们,但是不能决定他们的人生。

    而作为家长,我们在任何时候不要放弃提升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去尝试新的事物。我们依然有权利选择自己要成为的人,这并不只是年轻人的目标。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信念法。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去想象: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我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我们习惯于每天把自己套进这个信念里,我们的行为也会随之一点点地改变,这个原理如同吸引力法则,当你真心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但是在此之前,我们B须自己先笃信。


    结语:

    这本书让我们对于“育儿先育己”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家长我们蕞所需要做的,就是具备“成长型思维”, 并把关注的焦点多放在自己身上。

    只有我们自身变得更加优秀了,孩子才能从我们的身上汲取到正向能量,我们才能成为他们的榜样,引领他们去探索人生的道路,才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成为最想成为的人,这应该才是教育最好的状态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育儿问题的根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bi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