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朝诗人杜牧第一次把13岁的少女称为豆蔻年华,把美好,干净,可爱给了13岁的少女。
13岁,现代,大部分女孩还在承欢膝下,还在和父母对着干,还不知愁为何物。
可是,在西晋,却有一位13岁的女孩,没有娇骄之气,勇敢地替父突围,救父亲于危难之中,并且救了一城上万名黎明百姓的生命。
她的名字叫荀灌。后世称荀灌娘。
13岁,你还在跟父母呕气,她13岁已能替父分忧,救了一城百姓的命她出身名门望族,父亲荀崧,提起他的高祖父,熟悉三国的朋友估计已经猜到了,没错,他就是曹操第一谋士荀彧。荀崧当时担任平南将军,镇守宛城。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宛城。
荀灌从小跟在父亲荀崧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她不喜欢舞文弄墨,也不喜欢针织女红。却爱拳打脚踢,舞枪弄剑。身为女儿身,比男儿还要彪悍。
她的爹娘只好随着她性子,请了几位名师教授她武艺。十岁就能骑马张弓。
灌娘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好武艺,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已能百步穿杨。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样样娴熟,尤其是一杆小银枪舞得出神入化,所向无前。
公元315年二月,一位叫杜曾的将军奉命包围了宛城,多说几句,杜曾属于司马邺阵营,荀崧属于司马睿阵营,应该说各为其主吧。
二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宛城内兵力不足五千,杜曾有两万精锐,坚守都难,如何击退强敌呢?如果不借助外援,宛城迟早保不住。
荀崧召集宛城官吏,齐聚大堂,商讨应敌之计。荀崧愁眉不展的坐着,向属官问道:"城中粮食还够吃几日?
属官回道:"勉强能撑一月。"
堂下官吏人心惶惶,乱作一团,纷纷交头接耳,商量对策,却不知如何是好。
荀崧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向襄城太守石览求援,谁愿前往?"为什么向石览求援呢?他原是荀崧手下主簿,向曾经手下求助,肯定胜算更大些。
此话一出,吵杂的正堂安静了下来,堂下官吏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荀崧看着这些官吏,尽无人肯去,心生怒气,也是敢怒不敢言,心里暗骂:"尽是酒囊饭袋,无胆之徒。"
荀崧哀道:"也罢,你们不去,我去。说完起身就要走,急的众人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的劝阻。"
"我去。",众人身后传来一阵清脆之音,宛若黄莺,惊得众人回头看去,喧闹的正堂,又安静了下来。
堂外进来一小女子,荀崧怒气未消,听后一惊,再看又是一惊,原来是自己的女儿荀灌。
荀灌走到荀崧面前行礼,随后细声道:"宛城不能没有爹。"
众人附和称是:"是啊,是啊。"
荀灌接着说道:"爹贸然离去,叛军一旦攻城,守军无人指挥,城将不保,还是让女儿去吧。"
荀灌近乎乞求的眼神看着爹,让荀崧心有疑虑,想到小女年幼,万一有个闪失,心不能安。
荀崧不由叹息道:"灌儿能有此心,为父甚感安慰,只是敌众我寡,叛军又严防死守,将士突围尚且不易,何况你一小女子乎?"
荀灌急道:"宛城危在旦夕,一旦城破,城中数万百姓遭殃,灌儿虽是女儿身,可绝不比男儿差。如若能冲出重围,求得援兵,宛城可保,百姓得救。如若不能突围,顶多一死,何足惧哉?这也不负爹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
周围官吏,大为震惊,而荀崧不为所动,摸着胡须,哀虑良久。
荀灌继续说服,言辞恳切道:"女儿不会有事的,待到三更,叛军把守松懈,我再翻城墙而出,趁夜突围,必不负众人厚望,求得援兵。
面对荀灌的再三请求,荀崧面有焦虑,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
荀崧放心不下,挑选了十几个勇士,跟随荀灌一起突围。
三更已至,东墙之上,荀灌穿着麻衣,一身上下男儿打扮。
荀崧为女儿送行,再三叮嘱道:"一路小心。
荀灌道:"灌儿快去快回,爹爹不用太过担心。"
荀灌背负长弓,腰佩利剑。带领几十名勇士,顺着绳索下城。乘着夜色悄悄突出重围。不料,还是引起杜曾军哨兵察觉,被追兵一路追杀。
13岁,你还在跟父母呕气,她13岁已能替父分忧,救了一城百姓的命 13岁,你还在跟父母呕气,她13岁已能替父分忧,救了一城百姓的命荀灌等人边打,边撤。一直往北跑到鲁阳的山中,最终只有荀灌一人得以逃脱。
荀灌日夜兼程,第三日午后,终于赶到襄城,进见石览,荀灌将爹的书信给他,说明来由。
石览见荀灌是一小女子,甘愿以身犯险,长途跋涉而来,此番胆识,大为惊叹,看信之后,当即发兵一万救援宛城。石览还修书一封于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周仿也立即拨出几千兵力协助石览。
杜曾见大队援兵到来,自知难以取胜,就连忙撤军了。于是宛城终于安然无恙。
从此之后,灌娘之威名,突围救父之事,为当时之人所乐道。收入列女传后,成为千古佳话,一代巾帼英雄。
在现代和平年代,当然不需要十几岁的少年去冲锋陷阵,但孝敬父母的行为,为大义而舍小我的无畏气概,无论何时都是值得赞扬的。
在危城中,生死存亡之刻,有多少七尺男儿还不如一个小女子那样有胆有识。至于列女传的内容和年龄,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重要的是里面的勇气和精神值得世人赞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