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个决定都意味着一种放弃。
我是一个重度选择困难症患者。记得我考大学那年,正值非典时期,去C市,还D市继续教育学习?我异常纠结,培训学校的创始人见我常去找“培训老师”询句,估计不少于十次。对于填报志愿,D市的学校名气大,也很正规,但距家远。C市,家近,听以往在校人说,教学不错!但不如D市学校。
一次,学校创始人,见我又在纠结这事,他直接不带友好口吻说:“**,你为纠结选择一件事?你都是成人了!这样的行为你是干不什么大事的。”
当时,听着这番说词,我一时间错愕不已!也非常生气愤怒。
当即我没做声,转身离去。好待我也是交了钱来培训,不帮我分析利弊。因为他忙,凭着是g×教师,就可以随意评判一个学生的未来,是不是太草率?
但,年少的我,只是把不满与怒火藏在心理。带来的后遗症是致命。
我选择了C市,正好学校改革,去了分校学习,知道那刹那,用“失望”二字形容不过。
多年来,我时不时会忆起它。因为对于敏感之人,喜欢把别人的否定当着痛苦品尝、咀嚼,特别在人生不如意时,它出现的频次越高。
但是,自己许多的不如意,也来自于作决定时,过于计较得失。无论情感、工作、学业等皆如此!
至此,我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这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个老师以旁人的视角,早洞悉我致命弱点。而我却错过一次深刻反省的机会。
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取舍。同时,它也是一次机会,它也不存在百分百的安全把握。
对于风险过于担忧与恐惧,总是无法精准做岀决定。
二,改变总是始于取舍,即分离。
凡事喜欢“贪多”,比如遇上自己喜欢的物品,令自己内心热血沸腾、无比喜爱都喜欢拿下。
至于实用与否一概不在讨论之列,这个坏习惯充斥着我无比矛盾的生活。
一边是极简主义,另一边是不断添大量物品。看着房间堆满的书籍,我都学到脑袋了!好些书是从购入到现在还未曾翻阅。
而我决定一件事后,不懂得取舍,往往让脑袋长期处于混乱之后纠结。这是造成低效人生的根源。
三,不能够进行抉择的人,其实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对于工作,我一直无法抉择到自己满意的。为何如此!我迷糊,不知道究竟自己要干什么?人家都可以干,而为何我不可以,总能找到不满意理由!
现实残酷?还是自己考虑过于周全,反而失去众多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