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更最后一天,先欢呼下。
然后,写个悲伤的事情。中午出门的时候,看到楼下的邻居聚在一起,走出了院子,其中一个人,并没有经常和其他人一起聚过。而他的老婆前几天才从医院出来,动了手术,我当时看到的时候,她是被两个人扶着的。我有种不好的感觉。
我走到他们面前,其中一个看到我,打了个招呼。就主动说,那个人的老婆去世了。他们要坐车去看。我虽然有感觉,还是很吃惊。因为才见到她几天。突然就很感叹世事无常。对于这个世界,人真是太脆弱了。生命也比我们想象的短暂。
我把这个事情给一个熟人讲。熟人说,可能那个人是被这个病吓死的吧。我觉得还是有道理。听到这样的病,很难有不被吓到的吧。虽然过后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不尽相同。
不记得是哪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到了生命尽头,都会为没有做什么事情后悔,而不是做过什么事情而后悔。
而人的一生,要想尽可能不后悔,就是及时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反正生命都要过去,闲着也是闲着啊。
但人有时候不去做某事,内心是有内耗的。内耗就是内心冲突。两股力量在打架。人的精力就忙着去打架去了,无法好好做事。
今天关于拖延,我听到一个说法,无法完成一件事,不一定是能力不足,心理有种抵触和阻挡。充满着焦虑。一方面想要去完成,另一方面有种力量牵扯着他,非常焦虑。
如果人的情绪处于焦虑,意味着他的拖延是为了让自己不去接受新的身份。对于新身份不太愿意承担责任。简单来说,不愿意接受自己到来的新身份,在想象中留在过去的状态中,有点像小孩子,不愿意长大,留在原地。从拖延的现象延伸出去,在孩子当中,比如考试恐惧,平时成绩不错,就不能胜任,这也是变相的拖延,不愿完成一个成长的仪式,让自己停留在儿童的状态。拖延呢,比这个状态进了一步。意识层面以及接受了新身份,却不愿去实行相关的一些行动,和迟到也有点像,但迟到比起拖延心理状态稍微再早一点。迟到和恐惧有点点关系,比如去参加一个活动,到一个地方去,可能有各种内在原因,但在感觉上说,在迟到上有些恐惧害怕被惩罚。迟到是还没有获得一个身份,正在去获得的路上。心里有拒绝和抗拒。这些都是从深层心理学来说。而我听到的时候也觉得好对,但对自己却没有什么帮助。又一个懂的道理,却对实际没什么用处。
回到开头,楼下邻居的离去,让我很感叹,生命是永恒。死亡焦虑谁都有。如何活出自己的样子,如何让人生不留太多遗憾?
三十天的日更,要是给自己做个总结,就是,每天记录了些心情,但对于写作,可能还需要找其他方法来提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