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
——罗振宇
《学会提问》:写作中如何避免歧义(第八期)我是小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四章的最后部分。
在我们尽可能的消除了歧义之后,如果你对其中关键点的含义还是不太明确,就要顺藤摸瓜,找到它的来源并且问个明白。
《学会提问》:写作中如何避免歧义(第八期)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提到了写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会辨别,还要会输出。
一个人独自写作的时候,只有手提电脑与你作伴,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写作的孤独中,你一定要抵制住诱惑,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词的定义众所周知。这样你很容易忘记不同文化、不同经历和不同思想之间的巨大分歧,所有这一切都会给词语添加一层层的含义。
这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1.时刻留意歧义
我们需要反复回想自己的内容,通过反串角色的形式进行探究思考,可能会找到新的潜在含义和不明确点。
2.注意自己的受众
一个专业术语,可能你觉得众所周知,但是在行外人士或者普通群众看来“云山雾绕”,这样可能会让人丧失对你的内容的兴趣。
针对这两点我们举个例子,我说“楷书到行书的变化”,这里我说的是变化,那么理解这种变化的关键词是理解楷书和行书的概念。
右边是楷书,左边是行书楷书和行书是两种书体,我在生活中经常碰到对这两种书体认知模糊,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所以我如果写作用到了这两个词,我必须设想自己是一个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我的第一步会怎样接触这个概念,怎样去理解这个概念。
首先,我应该对这两个词找到“具体标准定义”(见上一期):
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行书: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定义。那么,看完这两个定义,我觉得我的叙述并不能通过它为常人了解。那么我提取出了楷书的关键词:“横平竖直”。行书的关键词则是“行走”。
那么我可以这样解释:楷书就像是立正,而行书就像是行走。
经过这样一番考量之后,变成这样:
众所周知,楷书和行书是两种书体,楷书像立正的人,而行书则是健步如飞。我们可以把**变化看作是楷书到行书的变化(谁没事儿做这种代换233)
例子不太恰当,领会精神啦。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明天接着聊。
点赞的人会变美变帅哦!
《学会提问》:写作中如何避免歧义(第八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