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醒并且难以再次入睡
有些人入睡还算顺利,但是总是晨醒,凌晨1-3点就醒,比设定的闹铃还准,出现这种症状务必不要忽视,每个夜里,身体睡着了,但肝脏大功臣还在马不停蹄的工作,上半夜解毒,下半夜造血,无论是上半夜、还是下半夜,在你不希望醒的时候就醒,说明肝脏不能好好工作了,唤醒你对它的注意,你需要好好的调理肝脏了!
2、无力感
早上起床应该是人精神头最足的时刻,但如果你浑身乏力、疲累,而且多睡一会也无法缓解,就要考虑是否是肝功病变导致的,人体摄入的食物产生的热量会被肠道吸收,有一部分运送到肝脏储存,肝脏功能病变,营养无法蓄积,就会导致其它器官无足够养料供应,就像没有动力的汽车,想跑都跑不起来!
3、口苦、口干、口臭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是无异味的,尤其早晨起床后,口腔没有进食,必索然无味,但口苦、口干、并有食物发霉的酸臭味,往往是由于肝脏代谢不畅,毒素堆积于体内的外在表现,如果你没有,那么你的肝应该不错。
4、眼干、眼红或有眼屎
出现眼部上述异常,往往是肝火过旺的表现,旺盛的肝火总是找一个出口,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很多异常表现都与肝脏异常有关。
5、身体多处“发黄”
身体多处“发黄”,往往代表肝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看看晨尿颜色,正常的晨尿是淡黄而无泡沫,颜色越深,问题往往越大,除此以外,皮肤发黄,眼睛发黄,都暗含肝功能受损,应及早去医院做个肝功能检查。
肝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承担着消化、分泌、代谢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在我们身体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小心肝”一定要保护好啊!
养成好习惯,养出好心肝
1、晚上早点睡觉
熬夜、晚睡觉为现代人的通病,而这个坏习惯会严重影响的身体健康,对肝的伤害非常大。这是由于晚上11点到1点为肝脏修复的“好时机”,如果这个时间段不睡觉,影响肝脏的“休息”。所以,晚上11点前就应该上床就寝,对养肝、护肝有着积极的作用。
2、戒烟戒酒
想要肝好,必须戒烟戒酒。众所周知,烟对肝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烟中的有害物质损害肝脏功能,增加得肝癌的几率。而酒精对肝脏也是不利的,酒精进入体内后是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长期饮酒就会使肝脏“中毒”,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3、远离夜宵
很多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尤其是吃烧烤、油炸等油腻的食物,在睡觉之前吃这些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久而久之肝脏会出现疾病,使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4、不乱吃药
有些人特别害怕生病,没生病就吃就吃各种保健药,有病就乱用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任何一种药物都需要肝脏进行分解的,服用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不可乱服药或乱用药,这样会伤害肝脏的。
5、保持愉快的心情
如果一个人不开朗、不开心,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消极态度,长期郁郁寡欢,这种状态很容易使人气血瘀滞不畅,出现肝脏疾病。所以,要保持一颗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愉快时,要懂得排泄自己的情绪。
6、适当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当肝脏不好时,也可以适当的运动,剧烈的运动是不适合的,像慢走、瑜伽、打太极等运动还是可以的,最好是早上起床打太极、练瑜伽,饭后慢步走都是非常不错的,不仅有益全身体各个器官,还能保护肝脏。
养肝护肝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呵护好自己的“小心肝”,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重饮食均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食物都具有快速补肝的效果:
1、枸杞子:这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滋补类药物,其性平味甘,是不论男女老幼都可食用的一种药物,具有非常好的滋补肝肾、明目清肝等功效,很多人在平时习惯用枸杞子泡茶或者煮粥服用,以起到保肝养肾的效果。在平时经常服用枸杞子可以治疗肝肾阴亏、头晕目眩、阴虚火旺、腰酸腿软等症状。
2、芝麻:芝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谷类食物,具有非常好的补肝肾、润五脏等作用。中医认为,芝麻的气味和平,不仅能起到补肝效果,也非常适合治疗肾虚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
3、鸭血:鸭血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其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并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在人体当中非常容易被吸收,可起到非常好的养肝血、治疗贫血等效果,是不可错过的一种养肝佳品。
4、桑椹:中医认为,桑葚具有滋阴补肾、清虚火、充血液、息虚风等作用。如果女性在更年期出现了肝肾阴亏、手足心热、头晕腰酸、心悸失眠、烦燥不安、月经紊乱等症状时,可以经常吃一些桑葚,能够帮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5、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认为是除了母乳之外最有营养的一种饮品,具有提高身体素质,润肌止渴、润大肠、滋润五脏等作用。因此在平时经常喝牛奶,同样能够起到补肝、提高肝功能等效果。
6、蜂蜜:平时多吃一些蜂蜜同样可以养肝、护肝、补肝,因为蜂蜜当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细胞的修复能力。一般来说,每天喝两杯蜂蜜水就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丰富的能量,达到保养肝脏、预防脂肪肝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