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电影《夺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代女排教练对球员的对话。
1981年日本世界杯排球比赛开始之前,女排教练袁伟民对郎平的一段对话,他说:“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只有坚持下来的才能走到最后。”
袁伟明教练问女排:“这是在哪?对手是谁?你们是谁?作为中国人,这场球输了,会后悔一辈子。”这个时候郎平站了出来,有什么球尽管给我,我负责砸过去。
让我想起了李克富老师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三年才能技有小成》,任何职业的得心应手,都离不开头三年的勤学苦练,心理咨询也不例外,真的如许又新教授所说:“专业心理治疗者需要特殊的训练,得不到专门训练的治疗者,必须在实践中按标准教科书和指南书对自己进行磨练严格的自我训练。”真的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你才会成功。
后来郎平在女排低迷期接任了教练,曾经问队员朱婷:“为什么打球?”为了爸妈,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成为你,那你就搞错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前,陈忠和教练在郎导她们曾经训练的基地,对于每个女排队员说:“看到没有,这墙上的每一个球印,就是以前那帮老女排,一个球一个球给凿出来的,看到吗?这个是郎平的,那时候我们打球,那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但我们心里有这个,现在你们什么都有了,但不是有的时候,这个找不到了,小时候我就在这个球场陪着郎导,拼命的死练,郎导的身体你们是很清楚的,从脖子往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那她为什么还回来陪着你们死磕,就是因为心里面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是女排精神,是我们的国家,继续、努力。”
郎平教练在中巴之战之前对队员们说:“是我太紧张了,我以为我走遍了整个世界,我已经是一个职业的体育人了,原来不是。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我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做什么事情身上都背着沉重的包袱,我的医生跟我说,你是60岁的心脏,80岁的骨头,我姐跟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们留半条命,其实我就是放不下,我放不下你们,放不下排球,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开心的去打球。姑娘们,明天要比赛了,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你们应该振作起来,放心的去打,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我和你们在一起。”正是由于郎平教练赛前的引导,在赛场上朱婷终于为成为自己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为中国女排夺冠拿下了关键的分数,赢了世界第一的古巴女排队。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尘,依然眼神坚定,面对困难,我们除了战胜它,别无选择,所以我们需要,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因为就像人生,你知道的,没有人可以一直赢下去,你一定会错过些什么,输掉过什么,迷失过什么,但你必须像女排这样勇往直前,努力拼搏,因为只有这样当你阅尽千帆回首往事时,你才会明白,你不会一直赢,但你一定不会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