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欲以静《道德经》8-37

不欲以静《道德经》8-37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4-07-08 00:06 被阅读0次

梁浩正好卡在188的节点上,最后一步,功亏一篑。做好了心理,物质,一切的准备,细节准备确保万无一失,两边的过度安顿的妥妥帖帖,架不住政策变化。

这种无能为力我没有体验过,但感觉一定很糟糕。也一定可以对世界真相有些许顿悟。

比如对于大理现象,会有新的认知。

十年前,我第一次去大理。看不尽的风光,品不完的美食,更重要的当然是阅不尽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都有句slogan是,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大理没这么说,大理不敢这么说,也不需要这么说,因为每个来过大理的人心里都会种下这样的执念。

大理就像每个人生命里一场注定无法回避不可逃避的轮回。最标准的样本是,二十岁去大理,种下“我一定要来大理过梦想中的生活”的种子。然后回到现实生活辛苦打工被锤,等到三十岁,攒了点钱,经历一番人生历练,看透些许真相,放下一切来到大理生活,开民宿,搞文艺,不计成本尽情释放。败光攒的钱之后,四十岁一无所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从零开始,回归真实生活。

听完梁浩的感慨,我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

我知道这是真的,我也知道这种前赴后继的轮回不会停止,不会因为有人出局而像终究崩溃的股市泡沫一样破灭,只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入,接下接力棒继续这个轮回。

这是悲哀还是世界真相。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解】

“道”一直存在,只是存在着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干预又什么都做了。

君王如果能守住“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世间万物将在“道”的规律下自行演化。

如果万物在自己生长演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自主的欲望,我就用“道”无法言说的质朴去震慑它。不能被定义的道的朴素规律震慑下,就不会产生不应该产生的欲望。没有了这种自主产生的自私欲望,它又将重新归于宁静,这样天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归于安定了。


作为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道”的概念落实到了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之中。统治者遵循“道”,让万物顺其自然,那么万物将还给统治者一片安定的天下。

相关文章

  • 晚上好# 2020.7.5#日精进@周周 第5天

    表现:9分 #体验# 1.《道德经》晨会参与。 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 2.江华营长小灶参与 商...

  • 老子: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德经》有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孰人无欲望?只要是人,渴要饮,饥要食。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欲望会使人失去...

  • 不欲以静——写给自己

    这两天有些心绪不宁。效率低下、熬夜、运动缺,作息失序。脑海浮现《道德经》中的许多句子,觉得很是惭愧。“不欲以静,天...

  • 道德经(37)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

  •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 道常无为[1]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 三十七、不欲以静,天下自定——《道德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

  •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格的,格的,格的,聪明的一休,休息,休息.....”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动画片,但我今天莫名的就想起这个场景...

  • 静动之大道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查...

  • 道德经(一百二十五)> 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万物将自定。 【注释】 无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将...

  • 何欲之求(满足感=拥有÷欲求)

    ——老子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满足是做好工作或目标实现后得到的回报,而满足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欲以静《道德经》8-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hs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