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百二十五)> 镇之以无名之朴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23:04 被阅读0次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万物将自定。


【注释】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将“化而欲作”之念以“道”镇服,这欲望就会消失,就是“不欲”,“不欲”即为“静”,“静”而万物自定。这句与前面曾经讲过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一个道理。

对于普通人,我们如何用“道”去镇服欲望呢?先看看自己的欲望是什么?名车豪宅奢侈包?还是金钱地位?这些说白了都是物质,镇服欲望的最佳方式是实现欲望,而要正当实现物质欲望的满足,必须通过学习、努力,不用质疑,就是学习和努力,努力做事不夹带私欲才能实现欲望,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回路:无欲做事便可实现欲望,自然也就镇服了欲望。做事有为便无法达成私欲,这是另一个回路。而当人们的物质欲望都实现后,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便会成为终极目标,也就是真正的无为。

<上一篇        查看专题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37章宏观调控

    道德经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

  • “道”字的终极解读

    《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

  • 茶人讲茶:茶者,修心,修“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

  • 2019-01-22

    道德经第31章。原文如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

  • 心观《道德经》(39)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37:不欲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

  • 读写《道德经》(三十七)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

  • 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

  • 国学课堂(二十三)

    1.《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 散译《老子》37 道常无名

    原文:“道常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一百二十五)> 镇之以无名之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ap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