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参差烟树灞陵桥》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灞陵桥:古代桥名,在长安城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行常见地点。风物:风景风俗。
灞陵桥边,参差不齐、高低不一的树木被烟雾笼罩着,此处风俗景物与前朝一样,折下杨柳枝送给即将离别的亲人朋友。
楚宫腰: 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时光流转,杨柳几经攀折,逐渐衰败一般,以前婀娜多姿的形态已尽显憔悴不堪。此处运用拟人化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增强了表达效果。
蘅:蘅芜,一种香草。蘅皋(h é ng g ā o):长满蘅芜的水边高地。
此时值暮秋傍晚,一抹淡淡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烟柳,秋天的光景渐渐散去,离别的愁思像高地上长满的香草一样,一望无际。
阳关:指的是《阳关三叠》,为古人送别之曲。兰桡(ráo):小船的美称。桡,船桨。
弹奏一曲《阳关三叠》,曲罢人不胜悲戚,肝肠寸断,独自倚靠在船上的栏杆上,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充满凄清孤寂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