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现在最流行的词汇,多头衔给青年们带来了很多的心理上的满足。
他是工程师,也是理财顾问,针对金融市场侃侃而谈;
她是行政助理,也是美容专家,对着美丽的女性脸庞“动手动脚”;
他是财务审计,也是学校老师,对着听课学生激扬文字;
斜杠青年创造新了的财富来源,也为大家探索新的职业发展之路提供了思路和尝试的机会。我也是听着一个个斜杠大V的故事,热血沸腾地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这些大V一样,利用斜杠身份,实现财务自由。
但是,人生最怕但是。
我看到了一些人做斜杠不是为了提升财务/个人成长呢,只是因为逃避本职工作;
我也看到了一些人做着毫无技术含量和成长性的东西,就为了薅点羊毛,也美其名曰为斜杠。
然而,我看到最多的人,做了很久的斜杠青年,最后本职工作没做好,新的事业也没有出路所谓的斜杠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么在你想成为斜杠青年之前,也许需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斜杠=兼职?
斜杠最容易和兼职联想在一起,斜杠是个新鲜词汇,而兼职则是个古老的词汇。
我有个朋友罗总,身兼数职:卖手机卡,家教,还和人合伙开米粉店;按照现在的说法,罗总:通信/服装/餐饮从业者,那他就是个典型的斜杠青年,还身兼三种不同的行业。
我还有个朋友小邓,现在国企当电子工程师,业余时间教别人画画,那按照斜杠的说法,也是电子/教育从业者呢;
我又有个朋友平哥(别问我为啥有这么多狐朋狗友。。。),互联网码农,业余时间利用一些编程技术,当个站长,薅点广告和流量的羊毛。
也许你会问,这就是斜杠?我想是的,但也不全是。兼职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而斜杠的目的虽然包括赚钱,但这里面也许也蕴含了一些个人成长/培养兴趣/探索职业方向的动机。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很多人是抱着极大的期望去做斜杠青年,但是做到最后就没劲儿了。是的,就是没劲儿,我问过很多人,自己也实践了很久,就是感觉没劲儿。那种感觉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想这是大多数斜杠青年的常态了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提出一个概念:斜杠的性价比。
第二、斜杠的性价比?
我来分析下三种典型的斜杠类型:和自己本职工作相关;和自己本职工作无关;投资理财。对有些人而言,时间是最廉价的。对有些人而言,时间是最宝贵的。如何把握斜杠的性价比,是需要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种斜杠,与本职工作相关。本职工作是学校英语老师,斜杠是去培训班上课;本职工作是基金经理,斜杠是给别人讲解理财知识;本职工作是心理医生,斜杠是给别人充当情感顾问。这一类斜杠的共同特点是,本职工作和斜杠是一个领域。那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同样的时间花在本职工作和斜杠工作,谁可以带来更多的回报,更大的个人成长。
打个比方,你是个心理医生,如果你的精力在本职工作上,那么你去考证、哪一些重大奖项、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成为世界级的心理大师,这是一种选择。或者第二种选择,在得到/分答之类的平台做情感顾问,短期内可以给你带来资金,但是可能会影响你的其他发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两者兼顾,那最后怎么选,需要你内心好好衡量;
第二种斜杠,与本职工作无关。这类斜杠是最普遍的,一般有两类:一种是是对本职工作无感,觉得本职工作没有前途,想通过斜杠谋求金钱或者谋求新的职业路径可能;另一种是完全因为个人兴趣,然后做了一些事情,最后“无心插柳柳成荫”,不小心做大了。这里面有很多经典项目:做网站、开微信公众号、做微商/淘宝、知识付费、薅羊毛小项目等等。
客观的说,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这些项目,咸鱼翻身,最后副业变主业,实现了事业和金钱的双丰收。但是不得不说,更多的人还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最后都不了了之,同样的时间带来的回报,也许主业比斜杠更多。
为什么呢?其实成功的那些人普遍有一个特点:本身有这方面兴趣和能力,或者和本职工作沾边。微信公众大号,咪蒙本身是传统的严肃媒体从业者,也是文学硕士;二更食堂,本身有这种兴趣,最后不小心做大了;至于微商或者淘宝的大V,更多的自己线下就是商业牛人或者团体;
第三类斜杠,纯粹的投资理财,这些人学习股票、基金、保险等等金融知识,也涉足了区块链,希望自己在金融市场咸鱼翻身。
第三、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斜杠青年。
那么,在前面说了这么多,羊毛君并不是劝大家要做或者不要做斜杠青年,而是想告诉大家,若没有本职工作经验或者相关个人兴趣能力,做一个斜杠青年想获得成功,大概率是不现实的。
我曾痴迷于公众号,热心于网赚,淌游于网商的海洋。我才懂得,斜杠不是目的,借助斜杠而促进个人成长和对本职工作的挖掘,也许才是正道。
1、围绕本职工作做斜杠,你会事半功倍;
2、抱着培养兴趣/个人成长/探索新的职业方向的目的去做斜杠,你会走的更远;
3、如果为了逃避本职工作而做斜杠,那大概率会失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