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成长励志
D18: 远方的诗,要动手写;眼前的苟且,也能解决

D18: 远方的诗,要动手写;眼前的苟且,也能解决

作者: 叶宜亮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3:54 被阅读198次

    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两种思考方式的利弊

    借用这句有点用俗了的话: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采铜在《精进》的第一章里谈到:

    人对未来的预期,从相对意义上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近,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几周;远,未来的几年到十几年。

    人对这两种未来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在远期未来视角中有些宏大而模糊的目标,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个事情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是“要不要做”的问题。在近期未来视角下,想的更多是具体的情景,是“怎么去做”的可行性问题。

    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远期目标的设定是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很高大上,但缺乏可行性的细节;近期目标的可行性考虑的比较多,但副作用则是让我们更倾向于做一些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了更有意义但更难实现的事

    例如一个学生内心很清楚高考的重要性,但是眼前放下书本去玩一会儿是更容易做到的事情。这种矛盾的存在,造成了我们经常说的“拖延症”。

    这种情况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吗?不是。 所以此时再去强调远期未来目标的重要性,起不到显著作用;

    想拿远水泼近火,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学生本人存在的战术错误。

    那该怎么办?子曰:中庸之道

    从远期未来的角度,应该减少战略思考,减少对能否实现的忧虑,而要增加战术思考,把实现目标的路径分解的更具体些,更细化些,也就是符合了《如何想到又做到》里提到的“阶梯模型”和“行动为先”的思维。(参考:阶梯模型行动为先)战术路径上越清晰,越能减少对能否实现目标的焦虑,增加了信心,在遇到挫折时更有信念。

    另一方面,对于近期未来的角度,则要提高“逃避”的成本,刻意地把其他“更容易做的事”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例如,删游戏,不用智能机)。这符合了《如何想到又做到》中的“极度容易”思维。(参考:极度容易)让抄近路的障碍增多,我们走正道的意愿就会增多。

    也许有人会说,我删了还可能装回来。虽然可能出现这种反复,但这种反复客观上就是增加了原来的逃避行为的难度,就能够增加我们做该做之事的概率。

    在与我们自身心理惰性的战斗中,我们寸土必争;勿以善小而不为,能赢得一分钟就拿下一分钟,能多专注一天就多收获一天的成就。


    我很喜欢在另外一本书里提到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骑士与大象

    我们的大脑里存在着意识和本能,我们理性意识的一面希望我们做该做的事情,而我们的动物本能则未必那么懂事。这就像一个骑士坐在大象上,希望指挥它走向目的地。骑士很清楚我们的目标(远期未来),但大象的力量之大,让骑士并不能轻易控制他的行动(近期未来),我们往往高估了意志力的作用(骑士对大象没太多硬办法)。

    聪明的办法,是理解大象的性格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来引导它,正确道路上放一根香蕉,错误路上多撒几个钉子。

    换言之,我们在管理自己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中,要首先意识到人的心理在动物本能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围绕这些来设计引导它的技巧。我们要哄着自己内心比较皮的那一面,来达成我们内心比较懂事的那一面。既能处理眼前的“苟且”,也能走向“诗与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18: 远方的诗,要动手写;眼前的苟且,也能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o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