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作者: 5d3cd22dd744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12:38 被阅读73次
    "想法"

    昨天在掌阅上看完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最早这两个名字传入我的耳朵,应该是在上小学的时候。

    听着一首歌,看着一部剧,初临爱的伊甸园。

    那时候看剧看到泪崩,被梁祝在山洞互相取暖的尴尬感动而哭,被拆散他们的马文才和父母气愤而哭,被双双殉死变成蝴蝶的凄美而哭。

    泪点超低,一点生死悲欢的剧情就感动痛哭到不能自已。

    现在才知道,梁祝的取材是源自西方的罗朱。那时候是知道有罗朱这段凄美神秘的爱情故事,却不知其实。直到昨天,才知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也难免再次被感动了一番。

    但没流一滴泪,应该源自里面夸张的示爱方式,激情澎湃的爱的语言,一言不合就露骨的表白,与我对爱的理解稍有偏差。下面请欣赏。

    "想法"
    "想法" "想法"

    这样大胆露骨的示爱让我想起了最会写情诗的徐志摩。

    之前看过他专门写给陆小曼的一本书,《爱眉小札》,简直没读完就弃读了。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也有的人评论真情实意,感人肺腑,或许各人感受不同吧!。下面是原文截图,可以感受感受。

    "想法"

    "想法"
    "想法"

    言归正传,我认为其本质原因大概是我们与西方人接受爱的方式不同。

    我们则偏重于含蓄的表达,循序渐进的爱情发展过程。一切的美好结局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相识,相处,相知构成的。爱不轻易说出口,感情是一步一步慢慢升温的。

    我们不太接受那些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实这是我们自卑心理的体现,不相信自己,比如像罗朱一见钟情就可以私定终生。我想,这也许与西方独有的冒险精神和自我主义精神密不可分吧!

    在我看来,西方是追逐式的,我们则是狩猎式的。

    看完这短短的不到百页的小剧本,我有些了解舞台剧和电视剧的不同。

    舞台剧追求一种舞台效果,就如以前参加过舞台表演时,化妆都较平时更浓郁,艳丽,因为在光的照射下,使人物看起来更饱满,更应景。

    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要为观众呈现一部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既要做到故事叙述的完整合理,情感还要到位不尴尬。

    既让观众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又要给观者留下发人深省的思考。也是具有挑战力的。

    现在想来,罗朱里面情感的夸张和情绪的渲染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正是这些更具刺激性的语言动作,情绪才会给观者心灵上留下印迹。如果像电视剧中那么平平淡淡,循序渐进,估计故事还没讲完,观者就睡了一大半。

    前者留下心灵的印迹后才能为之后的殉情殉死结局做一个合理完美的过渡。

    这可能也就是舞台剧总给人一种激动,亢奋的心情。在逼真的环境中,演员激昂慷慨的诉说着台词,似乎舞台上的人物不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变成剧中那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人物。

    我唯一一次舞台剧体验,是中央戏剧学院一级毕业生来我校做全国巡回演,表演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全程看得人激情饱满,情绪高昂。好似自己身临其境,成为这个家庭伦理沉浮故事中的参与者。

    逼真且形象,最佳调动人的情绪,给予心灵以最佳震撼,不像电视剧电影有其特效加以辅助。这是活生生的用演技用自我来感染群众。

    爱情佳话,永不过时,不管是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双双化蝶的梁祝,为爱殉情的罗朱,还是我最喜爱的一部片子《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rose的凄美结局,都证明了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神奇的。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本心理学书,忘了叫啥,里面作者说过大概这样一段话。

    世界上最神奇的感情是爱情,它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没有亲情人际关系的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心甘情愿为对方改变,磨合性格,携手一生不离不弃走过一辈子。

    所以,珍惜世界上最神奇的感情,抓住你生命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wq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