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标志

作者: 萌飞拉_文艺厂牌 | 来源:发表于2014-11-27 09:18 被阅读57次

黄昏,我朝着市中心的大广场走去。我去那儿,并非为了观赏繁华热闹,生气勃勃的景象。对于那些我早就司空见惯了。我是去那儿寻找地上一小堆褐色的东西。它发出的甚至不是声音,而只是一个单独的因素。这是一个拖得很长的,翁翁作响的低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音量不降低,也不升高,然而它却持续不断地响着,甚至从广场上各种嘈杂呼叫声中也总能让人辨别出来。这是杰马-埃尔-夫那广场发出的固定不变的声音。它通宵达旦地响着,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离得很远我就竖起了耳朵。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感驱使着我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其实即使没有这声音,我也会到广场上去的,那儿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吸引着我。我并不怀疑能够重新找到它,找到所有属于它的东西。惟独这种被压缩成单音素的声音使我惶惑不安。这个由接近于生物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它所体现的生命,只是由这个音素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构成的。一路上我充满渴望却又心惊胆战地侧耳谛听。每当我走到一个地方,而且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我会突然听到那种像昆虫发出的翁翁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顿时,一种不可思议的安宁感在我全身扩散开来。在这之前我的脚步还有些犹豫,而眼下我朝那声音迈去的步伐突然坚定了起来。我知道它在哪儿。我熟悉地上那一小堆褐色的东西。我所看到的只是一块深色的。粗糙的布料。我从未看到过那张发出”啊-啊-啊-啊-啊”声音的嘴,从未看到过它的眼睛,面颊和脸上的任何部分。我不能断定这是不是一张瞎子的脸,或者说,它能不能看见东西。那块褐色的,龌龊的布料就像一块头巾从上到下遮盖了一切。这生物---它肯定是个生物---蹲伏在地上,在布料下躬起了脊背。它看上去很轻很弱,又不大像生物。这就是人们能猜测到的一切。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高,因为从未见它直起身来。从它蹲伏在地上的姿势看,它是那么的低。倘若它发出的声音一旦停止,人们很可能会不知不觉地绊倒在它身上。我没看见它走过来,也未曾见过它离去。我不知道是有人把它带来放在这地上,还是它自己用双脚走来的。

它为自己寻找的这个栖身处一点也不隐蔽,这是广场上最暴露的地方。在它四周,来往的行人终日传流不息。在热闹的夜晚,它声息微弱的蛰伏在人们的脚下。尽管我知道它在哪儿,也一直听到它的声音,却要花很大劲才能找到它。随后人们从广场上散去了,它的周围变得空空如也,然而它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它躺在黑暗中,就像一件被搁在一边的,龌龊的旧衣裳。这景象如同有人打算扔掉它,又怕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混在人群中悄悄地把它丢在一边似的。现在人们都走开了,只剩下那堆东西孤零零地蹲伏在那儿。我从来没有能等到它自己站起身来或者被人取走,而总是怀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软弱而又骄傲的感情悄悄离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软弱是针对我自己而言的。我觉得我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去揭开这堆东西的秘密,我害怕它的形象。因为我无法改变它的形象,所以就让它蹲伏在那儿的地上。每当走近它的时候,我竭力不去碰它,好象一碰它就会伤害它,损坏它似的。每天晚上它都在那儿。每天晚上当我从嘈杂的人声中一辨出它的声音,心脏就会停止搏动;当我一看到它的形象,心脏就会再一次停止跳动。对我来说,它来去的道路比我自己往返的道路更为神圣。我从未秘密跟踪过它。我不知道夜里余下的时光以及翌日清晨它栖身在哪儿。他是一种非同寻常的造物,或许它自己也这么认为。有时候我很想试着用一个手指头轻轻碰一下那块褐色的头巾。它肯定会感觉到我的触动,或许它会对此做出反应,还会发出第二种声音。然而由于软弱,我总是很快又打消了想尝试一下的念头。

我说过,在我悄然离去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情感使我感到窒息,那就是骄傲,因为它活着。至于它在人海的底部呼吸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我却无从知晓。它的呼唤声所表达的意义同它的整个存在一样,对我来说,永远是个难解的迷。然而它活着,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重新出现在那儿。我从未看见它捡过人们扔给它的硬币。扔给它的硬币少得可怜,至多不过两三个。也许它没有胳膊,不能去拾那些硬币;也许它没有舌头,不会发”Allah”中的”l”这个音,缩短为”啊-啊-啊-啊-啊”。然而它活着,并以无与伦比的勤奋精神,顽强不屈的毅力发着那个单调的因素。它一小时又一小时连续不断地呼唤着,直到整个广场只剩下这唯一的声音为止。万籁俱寂,只有它的声音在延续。。。。。。

――(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不可捉摸》

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把自己当成一个优秀的人。以前在心理学书上看读到这个句子,觉得难于认同和做到,以为不过是虚假的说教学理,没有实际的用处。因为你如果只是活着但是处境卑下,很多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形态会压迫你。但是读到这篇小文后,就想起这句话来。原来还有人只是单纯的活着,单纯的拥有着生命,但是活得很“优秀”。

非常的喜欢,网上没有这篇文字,就亲自打字上来,发给那些最好的朋友看。

印象里一直记得那个生物,那个“褐色东西”,卑微,肮脏,甚至显得低贱,就那么的蛰伏在那里,在城市喧嚣的广场上,像被人丢弃的一件粗糙的衣服。但是他不停的发着那个单调的音节。“啊-啊-啊-啊-啊”,一刻不停,日复一日。似乎是在表明他活着和存在的证明。他再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但是无论风霜雨雪,他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出现,这样的叫着。在他的周围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喧嚣的尘世生活。谁也无法改变他,改变这个形象,无法改变那个顽固倔强的“啊-啊-啊-啊-啊”的喊叫。

那个声音一小时又一小时连续不断的叫唤着,直到整个广场只剩下这唯一的声音为止。万籁俱寂,他的声音仍在延续。那声音似乎就是在说,我在存在,我在活着。

喜欢这个生命。这个一直趴在地上却不放弃喊叫的人。这么一个形象,让我无比喜欢也无比感动。

但是那代表了什么呢?有时候我想,他在我的心目中代表了什么呢?我说不出我的感受。

一个简洁有力的形象的言说远远大于一切复杂的思想语言。加缪如是说。

那个形象一直在那里。这就够了。

他的倔强姿态,渐渐从纸面上脱离出来,衍化成了脑海中的一个象征,一个暗喻,某种神一样的存在。虽然这是一个蛰伏着的神,我们只能用精神的跪拜去景仰他。

我甚至想,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我就把这个”褐色东西”指给他看。看,这就是。

作者卡内蒂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作家,今天的文学史上找不到他的名字,在网络上也很难找到他的有关资料,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这篇文字的喜爱,也不影响我因此而觉得他的伟大。

我没有见过他的照片,也不知道他还写了其他什么作品,我对他的了解很少。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写下的这个“褐色东西”的无法忘怀。我几乎只看了他这一篇文字,但我因此觉得他是很了不起的作家。有时候,理解一个人并需要很多。

那么到底最是什么让我如此敬仰迷恋他呢?是这么一个句子。“他来去的道路比我自己的道路更为神圣。”卡内蒂这样写到。

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一件艺术作品就是一个符号。这篇文章虽短,但展现的这个形象毫无疑问是一个纯粹有力又美丽的符号。该怎么给它命名呢?想起有部德国电影叫《生命的标志》,觉得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名字了。

他虽然如此卑微可怜,却仍拥有强悍巨大的“生命的标志”。

相关文章

  • 生命的标志

    黄昏,我朝着市中心的大广场走去。我去那儿,并非为了观赏繁华热闹,生气勃勃的景象。对于那些我早就司空见惯了。我是去那...

  • 热血是生命的标志

    5月23日参与安顺市开发区无偿献血活动。 用你的热血挽救他人生命!

  • 生命状态转变的标志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生命状态转变的标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修,我知道生命有四种状态!分别是阳实、阴...

  • 生与死现代医疗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 生命价值

    生命,何为生命,想必这个问题值得人们去深思。 曾经有句话他是这样的:尊重生命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而拯救生命是全人类的...

  • 祝我的爸爸生日快乐

    赋予我生命的是我的父母! 生命的诞生标志着有生命意义的活体在有生息的开始,是人生旅途竞赛的起点。生...

  •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标准不一。我觉得长大,成为自己,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什么叫长大,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自己选择自...

  • 2020.2.22  kin225 自我存在的红蛇

    【回归身体的感知,燃烧生命的热情】 Kin 225 自我存在的红蛇 我为了生存而定义 衡量着本能 我标志这生命力...

  • 【每日一得】171

    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学者刘擎

  • 读书 | 皮囊系列9本合辑阅读笔记

    皮囊 (蔡崇达) 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上午11:53:17 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标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zw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