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6-13:“意见之争”逃不过“意气之对”

2020-06-13:“意见之争”逃不过“意气之对”

作者: 光华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09:11 被阅读0次

王安石变法的初期,宋神宗尽力想团结新旧两党,就连司马光,也试着温和地对待王安石,绝不意气用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对事不对人”。北宋的知识文化界是出了名的“温良恭俭让”,后来两派斗成那样,也没有致一个人于死地,苏东坡那样的嘴如果放在明朝的党争中,不知道要死多少次。

但是,就是这样的环境中,一样做不到“对事不对人”,意见之争逃不过变成意气之对。

“诤友”这个东西是个稀有物种,可遇不可求。

一来,就算司马光跟王安石之间能做到,两派底下的人做得到吗?就像现在的明星之间,可能俩人根本没什么大意见,而底下已经闹得你死我活了,最典型的就是80年代的“谭张之争”,闹得张国荣一时间干脆离开乐坛。

而要带好队伍,就必须提高凝聚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敌我分明。那个时候,就算你的修养足够高,知识足够多,明白一切的道理,你的团队也会硬拉着你把明白变成不明白。这也是为什么人多的时候人容易变傻的原因。

二来,“认知一致性”的心理定势,“对事不对人”在心里天然就会理解成“对人不对事”,这得需要多大的心力来克制、扭转,显然是非常反本能的一件事。

所以,看那些天天嘴上念着“对事不对人”,不仅是在提醒对方,也是在提醒自己,这个理想很好,但千万不要对此抱有多大的期望。当你在干着“对事不对人”的时候,实际上可能已经“对人不对事”了。

相关文章

  • 2020-06-13:“意见之争”逃不过“意气之对”

    王安石变法的初期,宋神宗尽力想团结新旧两党,就连司马光,也试着温和地对待王安石,绝不意气用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 意气之争害死人

    人一辈子,往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这口气争得是地方,功成名就,比如刘邦,尽管出身流氓,就是不服贵族出身、名门之后的...

  • 与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

    与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幸福。因为意气相投,即使有争论,也是砥砺,不会是意气之争。切磋琢磨,此之谓也。 君子如玉...

  • 静气

    每逢大事有静气,说的就是遇事不慌不忙。解决事情嘛,谈的时候就没有了意气之争的必要了。 无谓的意气...

  • 二三八之意气之争

    人际矛盾,至始至终存在于交往中。矛盾并非让人躲之不及,因为,有积极和消极。 矛盾,来自于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认识、目...

  • 欧冠

    欧冠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所有的赛前预测,王者之争已划上句号。胜者无可非议,输者悲情顿足,悲喜两重天。意气风发者有之...

  • 不要在很开心和很愤怒的时候做决策

    这是有切肤之痛的体验。 曾经的我,是个看似文静,其实却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的家伙。不管是与陌生人的意气之争还是与亲近...

  • 耳光让谁露了现行

    岁尾年末,一个耳光把很多隐藏的东西打出来了。 做到这个位置,还存在无谓的意气之争吗?这是一个失手的突发事件吗? 之...

  • 别让意气之争,偷走幸福感

    意气之争,耗时费力, 劳心伤神,并不可取。 锱铢必较的劲头,放在专攻术业上,才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把和别人吵架的...

  • 基本概念

    引言 概念分歧导致意见不统一。崔肖之争。 已知未知、可知不可知之争。崔:不可知,则不能知,因此,在不可知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6-13:“意见之争”逃不过“意气之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ca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