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文山。
听了粥老师和写作课助教们的分享,我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悟,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你。
01
创造美的人需要方法论
这是粥左罗老师在直播中借鉴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
方法论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方法论就是套路,做一件事行之有效的规则。
尝试过创作的人就会知道这样一个套路它很重要,它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可以极大的增强你的自信心。
我曾在看不到结果的情况下,死磕写作八个月,有的时候参考别人,有的时候靠直觉,苦行僧一样的坚持写到赚钱。
这听起来很感人,对吧?
但现在看来,这有点悲惨,因为我没有及时的找到一套持续写作的方法论,靠着直觉死磕那么久,实在是有点浪费时间。
找到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跟高手学习。
高手已经将模糊的经验,似是而非的直觉,提炼成确定性的技巧;已经把碎片化的思考,整理成系统性地框架;已经分析诸多案例,总结出行走的方向。
跟高手学习,是最省心的一种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刺激,需要用高手的观点来孕育自己的观点,用高手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经验。
所以一定要跟高手学习方法论,不要跟我之前一样走得那么“感人”。
生活和写作都是一场马拉松,走得感人远没有走的轻松重要。
02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是助教杨帆老师在直播的时候,强调了三遍的一句话。
海明威也说:“任何一篇初稿都是臭狗屎。”
可见高手们的写作也是极大的依赖于后期的加工。
我想,不断修改文章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一锤定音几乎不可能,第二个是需要一定的刺激反馈。
写文章是把网状的思想,用树状的结构,线性的展开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面,最开始写文的时候思考得一定是不够全面的,包括结构的搭建、案例的选取、遣词造句的方法等等,都需要再次的调整。
我最大的体会是,第二遍修改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口水话,结构有很多毛病,极大影响文章阅读。
很多时候,一篇稿子反复修改依然会觉得不合适,一个排版反复预览还是觉得有问题……
人的想法是很丰富的,在修改的过程中,写出来的观点又会和修改时的观点碰撞,这样的一个刺激反馈,可以帮助自己修正文章中的偏差。
德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出导弹的,可那时候的导弹无法在飞行过程中调节方向,只能选定一个方向发射,击中目标全看天气。
德国人朝着英国发射了上千枚导弹,真正击中英国的只有10%不到。
直到控制论出现以后,导弹才可以根据飞行动态调整方向,这才有了后来的卫星,才有了登月飞船。
写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一开始设定一个目标,它就会稳稳命中,后期肯定还需要调整。
饺子在创作哪吒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
从答应合作,再到第1版手稿,第2版手稿,第3版,第4版……..,我们最后看到的已经是第66版。
后期的修改和调整,对于每一个从事创作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这是作品好坏的最后关卡。
一次就创作出无需修改的完美作品的想法,是存在于无知小白心中的妄念。
好的东西必须经过反复的打磨。
03
专注做一件事
在讨论专注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你认同吃苦么?
过去,人们对吃苦的定义是受穷或者受累。
而在今天这富裕的社会,吃苦的本质变了,变成了长时间为一件事情聚焦的能力。
这背后意味着很多事,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娱乐生活,放弃一部分消费,专注一个方向的挖掘,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忍受孤苦。
《哪吒》的导演饺子,为了打造一部短片证明自己,在家里创作磨练了三年。
三年没有离开过成都周围四十公里,家里不拉网线,更别提多余的娱乐,丰富的生活,大多数是卧室、厨房、厕所,三点一线。
后来饺子的《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国内国际大奖拿了个手软,业内人士对此赞不绝口。
再后来《哪吒》出世,好评如潮,即将创造新的票房神话,世人为之侧目。
专注的本质是选择,意味着孤苦,能做好这件事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六神磊磊曾在他的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叫《有一种牛逼,叫我能背下来》。
文中讲述了郭靖背九阴真经的事,也讲了为什么六神磊磊能靠解读金庸的作品吃饭。
六神磊磊是真的了不起,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靠解读金庸作品年收入上千万的大V。
他自己也说了,他靠的是真本事,因为他能把金庸二作品背下来。
同样是说到降龙十八掌的亢龙有悔,大多数读者只能有点印象,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六神磊磊能说出同样一招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人手里,这一招式的不同,说的基本和原文一致。
六神磊磊靠的就是两个字——专注。
看金庸,背金庸,写金庸,见到任何事物都往金庸作品上靠,他那么专注,所以显得他那么专业。
如今各大自媒体平台,评判一个账号的的好坏,有一个维度是领域垂直度。
在这个维度得分高的人,无一不是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原创内容的。
你看,专注做一件事就有这么重要,它可以决定你是否能做成一件事,是否能好一件事,是否能得到行业认可。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