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翻译:孙仲旭,李玉瑶。看了作者的简介和这本书的获得的荣誉,我不禁地在想,是我认知水平不够吗?
在煎熬的过程中看完了这本书,不知道是自己没进入书本的角色,还是这本书不符合我的阅读方向?还是我领悟不了这书本的内涵?
不到300页码的书,也竟拖了一个月才看完。最关键的是,看完之后我的脑海里,却没有多少故事情节,也没有留下太多的感触。非要说有的话,可能就是在文中画上横线的几句话,有点启发意义。
不管怎么说,这么轻狂的评价,未免会招来口水,毕竟作者也是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的上层人物。凭借一篇措辞激烈信函,就能成为乐评人,从此指点江山,俯视风云。
而作者的第八本小说,《岛上书店》也在2014年,以史无前例的以最高票数获选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打看封面,第一页,橙黄色的一整面,只有两段话“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全球文化,尽收眼底;顶级经典,尽入囊中”。
市面上只要是像样的书店,还有网络上只要搜索好书推荐,这本书必在其中。
《岛上书店》这本书本身就像书店一样,具有一种魔力,能吸引读者,去留意它,然后列入书单,成为下一批购买的对象。
首先,我相信作者的才华,也坚信“哈佛”的名字,不只是美名。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怀疑过翻译的水平,怀疑他没有把英文的美,用中文表达出来,而只是翻译了简单的意思。
这种怀疑可能有些太苛刻了,就像很难把中文诗词翻译成英文一样,估计没有人能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翻译得让老外深有所感。
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笨了,学了十年英语,竟然还要怪翻译的人。作者是从哈佛出来的,难道他写的书,即使翻译的不行,就不值得花时间去看了吗?
“前几天,火遍朋友圈的热点,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引起无数人感慨:“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有些人就住在罗马”。
这一次,真的有些说服不了自己。
或许目前阶段,这本书的内容,打动我的地方不多。但就像书中说的一样,在不同的阶段,阅读的兴趣也不一样,或许若干年后,会体会到这本书的内涵。也希望到那个时候,这本书,还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归正题,还是说说这本书的读后感吧!
这部作品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不是很多,但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去体会故事里的人生,还是有些感触。
只是故事里的人生是聚焦的,通过作者的梳理呈现出更清晰的诠释,而现实的人生,是复杂的,诠释起来也是因人、因角度和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
有一句话,说得挺好,“人生是个大戏台,常常是台下的觉得台上的太可笑,而台上的又觉得台下的太可怜。其实,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戏台上。不过是,此处笑笑他人,彼处又被他人笑笑。”
这本书的结局是悲剧。小岛上书店主人公LJ,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妻子,整天沉醉在消极之中。后来一次偶然,认领了被抛弃的婴儿玛雅,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书的很大部分介绍了他怎么又认识了一个女人,然后结了婚,正在幸福之时,主人公LJ却因病而亡。
故事内容一马平川,里面涉及到关于阅读、作品和作者的讨论,可能是个亮点,但是对于没了解过,文中作品和作者的人来说,等于是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当然,对于阅读的见解,却有独特之处,也彰显岛上书店的含义。
“没有书店的地方,不能算是一个地方”。多么富有针对读者的性格气息。一位爱阅读的人,到一个地方,如果没书店可逛,没有书可读,那这个地方是多么的没意思。
书里故事的内容,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发现身边有些人遭遇不幸时,才感觉到,书中故事里的人物是可怜的。
世间,有多少人经历的苦难,其实都是一样的感受。故事里的苦难又何尝不是和现实一样。
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结识了或深或浅的朋友。曾有位女同事,年纪轻轻,就已经在社会上好几年了。
表面上和刚毕业的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相处时间长了,才了解到,人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进一步,人家离婚了。
一个人带着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有多么不同。随口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姐姐是个有故事的人”,然后,就转移成下一个话题了。
还有一个朋友是在社交群里认识的,也是单亲妈妈,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在上专科,两个小的上小学。她已故的丈夫是一位老师,因为修房子,房顶踏陷,被压而亡。
没过一年,她的母亲过世,而自己的父亲也是长年身体虚弱,不能做重活。公公一大把年龄,身体也不好。唯一一直帮助她的婆婆也忽然患上脑血栓。
她自己一开始在镇上的学校做代课老师,而学校给的工资太低,家里还欠外面好几个万块钱,为了婆婆的病和孩子的学费,没办法,只有辞了学校的工作。
原本打算出来想找份工资高的工作,但在老家用人的地方,工资都很低。想出远门,却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不得已,她只有选择在学校旁边卖早餐。早上两三点起床,一忙就一天。
她的故事,从她工作辞职,到卖早点,再到早点生意也不好做了,我一直都有关注。每年,当到了她丈夫的祭日那天,她就在朋友圈里,写长长的一篇思念祭文,我看到过两篇,每次都禁不住眼中泪水。
还有一个朋友,是在换资料群(工作需要)里认识的。因为自己在群里换资料的时间长些,有些识人的能力,知道什么人可信,什么人不靠谱。一开始和她换资料时,虽然质量一般,但还算是靠谱,也并没有在意她。而后来发现,她少有的真诚,超过了工作上的利益交换。
后来,线下见了面。了解到她在大学时,患了一种很罕见而又难已治疗的病。从此,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容颜,还有心灵。虽然看上去,她还算是开朗,总是喜欢穿颜色亮艳的衣服,但是不难看出她内心的保护伞,不知道建立了多少年。(不详细描述了,敬以于此!)
再有一个姐,是在老乡群里认识的。她老公整天花天酒地,还打她。一气之下,她出来了,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不好回去。又因为十几年来,一直在家全职带孩子的缘故,使得她早就和社会脱了节,很多事她都不会不懂。
高中文化的她,现在只能工作在一个环境恶劣的工厂里。夏天热的人中暑,冬天又加班,加的眼前直发黑。一个人在外面住,也没个朋友。偶尔和她聊天时,只能感觉到,她的生活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明。就像她的微信名一样“迷茫”。
当真正的了解到身边人正在经历着苦难时,不禁地感慨,书本上的悲剧虽然是杜撰,但至少能以故事的形式留下来,给后者去怜悯或去歌颂。对于现实中绝大多数不幸人,只能被苦难蹂躏一生后,消亡在滚滚青史的感叹之中。轻,或如鸿毛,了无痕迹。
现实中的悲剧,从来没有呐喊的机会,只能是悄无声息的消亡。
作者写这么一个故事,结局也算是悄无声息。只是在舞台下,留了几声叹息。
这篇感想也是一样,是站在舞台下的感慨;一转身,其实别人何尝不是在感慨,舞台上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