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年龄挂钩的两部热播剧《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来了波梦幻联动。
三位女主角走回了大学校园,重温青春。
这一回去就客串到了隔壁剧组,当起了四个大学女生毕业答辩的观众。
三位姐姐客串大学教室看到年轻女孩们的状态,表示“服气”大学教室里,听到几位花季少女的对话,她们可是坐不住了。
“哎呀,我一想到又要老一岁,都有点绝望了现在。”
“至于吗,你才22岁,那你让人家后面二十五、三十的还活不活了?”
“我现在每天都要花这么多时间保养皮肤,这要成了三十岁的老阿姨可怎么办啊?”
四位妹妹提前恐惧“中年危机”背后,《三十而已》的女主角们纷纷摇头:
这些年轻人,明明才二十出头,正是大好青春,怎么就开始惧怕中年了?
1
那些提前陷入“中年焦虑”的年轻人
“那些35岁的人都去哪了?”
最近,知乎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类似的问题:
“35岁以后还能干什么?被公司辞退了,做点小本生意?”
“35岁之后,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35岁失业,曾经月薪5万,如今在送外卖……”
它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出现,戳一戳当代职场人紧绷的神经。
“某某公司集中清退34岁以上老员工。”
“42岁老员工,工作14年被公司裁员跳楼。”
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在时刻提醒,35岁是一道人生难关。
年轻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现在为生活奔波的自己,十年后会在哪里。
《小欢喜》中黄磊饰演的方圆失业后成为滴滴司机,赚钱贴补家用豆瓣上有个话题,“30岁,你最焦虑的事情是什么?”
本意是给三十岁的人提供一个倾诉心事的场所,结果却有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跑来纾解。
蔓延的中年危机话题背后,是越来越多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有网友这样总结: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二十五岁,夹在其中,困惑不已。”
这些刚刚成年的青年们,幻想着三十岁的生活,成为年龄焦虑的主力军。
2
三十岁的分水岭
在大众眼里,中年人的生活可能是这样:
工作上压力增大,年轻人虎视眈眈地想要后来居上;
生活里长辈们逐渐老去,孩子们还需要照顾,费心费力;
身体越来越差,体检报告仿佛审判书……
中年女性就像《三十而已》里的“沪漂代表”王漫妮:
为了拼业绩,她上班时间不敢喝水,最后熬坏了肾,一个人住医院动手术。
奋斗了八年,她好不容易升成销售主管,总部却空降年轻的副店长,压她一头。
最终她感情失意,没了工作,也没有根基,只能黯然回乡,早已和家乡格格不入。
王漫妮——回不去的家乡,留不下的远方现实中,即便是年轻时名利双收的女明星们,也在三十岁后面临事业瓶颈。
不再有靓丽的容貌,职场竞争力可能也日趋下降。
《甄嬛传》中饰演沈眉庄的斓曦说,生完孩子后复出,不得不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地。
宋丹丹在《演员的诞生》上也无奈地讲述自己的困境:
“我做了37年演员,大概从35岁开始,就没有人找我演戏了。”
近期大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本意是宣扬30+女性独有的魅力,可这比赛比着比着就变了味儿。
观众们纷纷留言:想看的30+成熟女性没有了,浪姐也开始向青春崇拜靠拢。
那些独具风情的大龄女性,正在一个个被淘汰,剩下的选手们年龄层越来越低,表演的曲风越来越活泼。
姐姐们不敢选慢歌,为了留在舞台上,只能拼体力熬通宵,和小年轻们一样追求“炸场子”,跳宅舞、扮可爱。
对她们的赞赏,都是“你看她都30/40/50了,身材颜值还是像少女一样,保养得那么好。”
30岁就像一个诅咒,它意味着青春不再,如果不去追求年轻化,就会被时代抛弃。
这样的问题在中年男性身上同样存在。
《我是余欢水》中,余欢水的人生事事不顺意:
公司里业绩最差、家里人嫌弃、老婆出轨,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被查出癌症。
崩溃大哭的余欢水他面临着房贷和养儿的经济压力,甚至想去签卖器官协议……
法国影片《工作的人》里,男主角也遭遇了类似的危机。
50多岁,原本是公司的销售经理,他薪酬丰厚、家庭美满,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过着幸福的中产阶级小日子。
然而,因为工作上的过失,他被公司辞退。
不光彩的离职让他不敢向家人透露下岗的真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找新工作困难重重,他持续碰壁。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温柔的妻子得知一切后,把他赶出卧室,在餐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只有他难以融入。
多重压力下,他选择在凌晨结束自己的生命……
男主角选择结束生命,最后被救下无数剧集和现实呈现出的残酷中年画像,让每个人都为之揪心。
然而,社长想问一句,中年危机,真的是无解命题?
3
中年危机,可能只是借口
在访谈节目上,作家许知远曾被问到过如何看待中年危机。
他的回答是:“我不觉得中年危机能构成一个命题。”
年龄只是衡量人阅历的一个因素。
“中年危机的说法是很蠢的,它是在制造不同的年龄部落,给中年人提供避风港。”
真正可怕的不是年龄,而是期望躲在“中年危机”背后,掩盖自我矛盾的人。
余欢水遭遇的一切,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在原因——他爱说谎,满嘴没有实话,对公司、对家人都是如此。
极强的自尊心和极度的自卑感,让他无法被他人真心对待。
《工作的人》类似,男主角失业,不仅是因为他工作的纰漏,也源于他内向自卑、不善表达的性格。
高中辍学的他,为公司卖命,每天六点起床,最后一个从单位离开,生怕被抛弃。
他活成了一台机器,却从未想过提升自己的能力,跳出现有的舒适圈。
机械性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反而让他日复一日、疲于奔命,冷处理家人,家庭关系陷入冷淡。
“中年危机”确实描述了一个群体的普遍现状,但也印证了一个道理:
“人活在痛苦里面,比去解决问题要容易。”
如果对个人的身份和意义感到迷茫,不够自信,你才会去寻求群体间的安慰。
“我三十岁了,被辞退、被家人冷暴力。”
“我二十五岁,找不到工作,被父母逼着相亲。”
“我二十岁,学习的专业不喜欢,不知道以后做什么。”
每个年龄阶段渲染的焦虑,只是为了让你安心:有很多人面临和我相似的处境。
这样的想法能让自己减缓压力、放下包袱。
但就像许知远所说,如果真要对中年人下一个定义:
“这些人对世界有没有更深入丰富的体察?有没有承担对应的责任?有没有积极参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变化中?”
一切不是由客观的年龄因素决定的,而是对自我的把控能力。
在《浪姐》二公被淘汰后,阿朵在微博上发表长文讲述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说,三十多岁的阿朵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不再是曾经那个性感热辣的女神。
五年后,她又重新回归聚光灯下。
四十岁的她,已经不在意外貌上的东西,不在意争取综艺节目的流量,而是全心全意做着自己喜爱的新民族音乐。
不惑之年,她或许不是青春貌美的姿态,却找到了新的目标和热爱的事物。
其实,中年并没有年轻人们想象得那么惨。
35岁的中年人通过岁月沉淀的阅历,是年轻人无法轻易获得的资本。
前期积累的经济基础、人际关系都能帮助自己应对风险。
他们也有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活法。
30岁的人,依然可以尝试不同的选择,让生活更精彩。
豆瓣网友评价自己的中年阶段鞭策自我,而不是藏在年龄阶段的避风港里。
现实中的中年人们,或许成家,或许正值事业上升期;
或许已经放空自我,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或暂时面临事业瓶颈,等待新一轮发力。
年轻人们与其提前担忧中年危机,不如认真经营好现在。
因为年龄从不是门槛,人生要由自己定义。
日剧《问题餐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