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恰逢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学习群里的活动主题是写写小时候的中秋节,所以思绪一下跑回了到了20来年前的时候。
小时候的中秋节,总是在小孩子们的热烈期盼中到来的,跟过春节似地,总要提前准备一下。
不记得7,8岁的时候还是9,10岁的时候了,也好像是这些岁的每年都一样,每次当听到大人说,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的时候,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会问妈妈,哪一天才是中秋节?
每次中秋节前两天,我的五叔,都会提前提着大铁桶,去村尾的大水塘边的大石头底下摸田螺。我和堂兄弟几个也会像个跟屁虫一样,蹦蹦跳跳地跟着在他的屁股后面,一起去看摸田螺。中秋节提前两天摸田螺,是为了让田螺好好吐泥,到时吃起来干净。
原创五叔对摸田螺很有经验,总是一手伸进石头底下,一抓就满满地一手心都是,然后,就唤我们赶紧把铁桶移过来放进桶里。一般一个下午,就可以摸到满满的一桶回来。小时候那时的农药使用率没现在那么频繁,对水里生物的伤害性也没那么大,所以,那时的田螺都是肉肥体大。
到节的晚上,我们都会帮忙把田螺的尾巴去掉,一般是用钳子剪短或是铁槌子敲断,然后洗干净,就加葱姜,放辣椒酱等调料煸炒出来。这样的田螺味道好极了,小孩子都是边吞着口水边在灶边等熟。炒熟的田螺就是一只一口气“嗦嗦”就吸进嘴巴里了。
每到这时候,一家人都围在一个方桌旁,热热闹闹地啜起螺来,有说有笑。
要说过中秋节最有趣之一的就是这么一段经历了。
除了吃田螺,吃月饼之外,还有中秋节一个更有趣的风俗活动就是月下“浮针”。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全国各地人民都会过的习俗,还是就我们本地人过的一个习俗。当时我觉得像玩游戏一样好玩。
我已经记不清楚,以前妈妈说的月下”浮针”有具体什么传奇的说法了,隐约记得,要是24点正,浮出一个什么形状会代表以后的好运什么的。我还记得,我们的月下“浮针”,是很讲究的。
第一个就是浮针用的水,一定是要早晨最清澈的井水。所以我们到中秋节的凌晨,妈妈就让我们提着桶去井里把水打回来备用。
第二个就是浮针的时间,听说在24点才是最准的,就像占卦一样,浮针的形状,预测婚姻情况。现在虽然听来很荒谬,但是当时却玩得不亦乐乎,也信以为真。
记得,我跟姐姐很喜欢玩浮针,没能等到正点,只能到天幕完全降下来后,月色已经渐渐地明亮,把大地周围读照得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周围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来大碗和新的缝衣针,用碗装满一大碗清澈的井水,放在大方桌上,一个人一个角,在月光的辉映下,玩起了"浮针"。
网图我们先把针平衡地横放在食指的手腹上托着,再轻轻地放入碗里,让水缓缓地没过手指,等水可以完全托着针浮在在水上后,才把手指小心翼翼地拉出水面。
有时我们也会尝试失败的,失败的往往是因为针在手上不够平衡,或是太过于心急了,这样,针就会直接掉进碗底去。
成功浮在水上的针,在皎白的月光的照耀下,就会呈现出各形各状,有的像火柴头,一头大一头小;有的像竹叶,就像一片竹叶飘落入装着水里的碗;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一根直溜溜地棍子。
听大人说,浮起来的针的形状就是我们以后婚姻的样子。我们以前还真的就当真了。所以每次浮针的时候,都在心里默念,我一点要浮到最好的那个形状。
可是因为正点的0点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有点太难熬了,常常熬不到那个时间点,而且,在等待那个钟点的时候,我们都已经玩过了上百边了,渐渐地也心腻了。
后来我们直接浮了一次最好的形状后,就睡觉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再跑去看看,那针是否还在浮着。幸运的话,它们还是浮着的。
长大后,小时候的事情都淡忘得差不多了,很多小时候注重过的节日,喜欢做的事情,现在好像都变得没有那么想了,没那么看重了。
难道,这就是长大后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