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部通假字

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部通假字

作者: 小魂淡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18:22 被阅读0次

    高中部分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讌,同“宴”。 (《短歌行》)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同“裂”。 (《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矢,同“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劝学》)

    虽有槁暴。 有,同“又”。 (《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见识。 (《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同“性”,天性。 (《劝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师说》)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师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同“凭”, (《赤壁赋》)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同“缭”,盘绕、围绕。 (《赤壁赋》)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采,同“彩”。 (《登泰山记》)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圜,同“圆”。 (《登泰山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同“薆”,隐藏。 (《静女》)

    说怿女美。 说,同“悦”。 (《静女》)

    说怿女美。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静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归,同“馈”,赠送。 (《静女》)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静女》)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静女》)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希,同“稀”,稀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同“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说,同“悦”,高兴。 (《齐桓晋文之事》)

    为长者折枝。 枝,同“肢”,肢体。 (《齐桓晋文之事》)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齐桓晋文之事》)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同“彩”。 (《齐桓晋文之事》)

    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 (《齐桓晋文之事》)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反”,返回。 (《齐桓晋文之事》)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同“途”,道路。 (《齐桓晋文之事》)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齐桓晋文之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齐桓晋文之事》)

    砉然向然。 向,同“响”。 (《庖丁解牛》)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庖丁解牛》)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郤,同“隙”,空隙。 (《庖丁解牛》)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喜悦,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 (《烛之武退秦师》)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同“拒”,据守。 (《鸿门宴》)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同“纳”,接纳。 (《鸿门宴》)

    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 (《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 (《鸿门宴》)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同“早”。 (《鸿门宴》)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同“勠”。 (《鸿门宴》)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同“隙”,隔阂、嫌怨。 (《鸿门宴》)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窦娥冤》)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纽,同“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 (《窦娥冤》)

    遂散六国之从。 从,同“纵”。 (《谏逐客书》)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择,同“释”,舍弃。 (《谏逐客书》)

    藉寇兵而赍盗粮。 藉,同“借”。 (《谏逐客书》)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彀,同“够”。 (《与妻书》)

    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那,同“挪”。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同“才”。 (《促织》)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翼,同“翌”。 (《促织》)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同“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辨,同“辩”,分辩。 (《答司马谏议书》)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暴,同“曝”。 (《六国论》)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谩,同“漫”,徒然。 (《桂枝香·金陵怀古》)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无,同“毋”,不要。 (《〈论语〉十二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同“智”。 (《〈论语〉十二章》)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同“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行,同“形”。 (《〈老子〉四章》)

    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老子〉四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同“蔂”,土筐。 (《〈老子〉四章》)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龟,同“皲”,皮肤冻裂。 (《五石之瓠》)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絖,同“纩”,丝绵絮。 (《五石之瓠》)

    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同“悦”,取悦。 (《五石之瓠》)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当,同“尝”,尝试。 (《兼爱》)

    故不孝不慈亡。 亡,同“无”。 (《兼爱》)

    故盗贼有亡。 有,同“又”。 (《兼爱》)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无衣》)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裴回,同“徘徊”。 (《春江花月夜》)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同“罹”,遭受。 (《屈原列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同“旨”。 (《屈原列传》)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屈原列传》)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屈原列传》)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屈原列传》)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详,同“佯”,假装。 (《屈原列传》)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贽”,见面礼。 (《屈原列传》)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苏武传》)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 (《苏武传》)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苏武传》)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收藏。 (《苏武传》)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亡,同“无”。 (《苏武传》)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 (《苏武传》)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决,同“诀”,辞别、告别。 (《苏武传》)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以,同“已”。 (《苏武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 (《过秦论》)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櫌,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过秦论》)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乡,同“向”。 (《过秦论》)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那,同“哪”。 (《书愤》)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同“非”,表否定判断。 (《氓》)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无,同“毋”,不要。 (《氓》)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同“脱”,摆脱、脱身。 (《氓》)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边、岸。 (《氓》)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同“僻”,僻静、幽静。 (《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离骚》)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措”,举措。 (《离骚》)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圜,同“圆”。 (《离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同“服”,保持。 (《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离,同“罹”,遭受。 (《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彰”。 (《离骚》)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报,同“赴”。 (《孔雀东南飞》)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孔雀东南飞》)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纫,同“韧”,坚韧。 (《孔雀东南飞》)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誓,一般认为应作“諐”。諐,同“愆”,过失。 (《孔雀东南飞》)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同“晤”,面对。 (《兰亭集序》)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同“取”。 (《兰亭集序》)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 (《石钟山记》)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 槃,同“盘”,木盘,古代盛水器皿。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引《晋书·天文志》)

    初中部分

    尊君在不? 不,同“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论语〉十二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论语〉十二章》)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杞人忧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语气词,同“耶”。 (《孙权劝学》)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 (《木兰诗》)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 (《卖油翁》)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望岳》)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政,同“正”。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三峡》)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与朱元思书》)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女,同“汝”,你。 (《富贵不能淫》)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同“横”,梗塞、不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愚公移山》)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愚公移山》)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 (《愚公移山》)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被,同“披”,穿着。 (《周亚夫军细柳》)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周亚夫军细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谩,同“漫”,空、徒然。 (《渔家傲》)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 (《桃花源记》)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衡,同“横”。 (《核舟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同“溟”,海。 (《北冥有鱼》)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同“敩”,教导。 (《虽有嘉肴》)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同“举”。 (《大道之行也》)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同“鳏”,老而无妻。 (《大道之行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只、仅。 (《马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喂。 (《马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 (《马说》)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同“值”,价钱。 (《卖炭翁》)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岳阳楼记》)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行路难》)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同“值”,价值。 (《行路难》)

    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 奈,同“耐”,忍耐。 (《智取生辰纲》)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同“返”。 (《三顾茅庐》)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 (《三顾茅庐》)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辩,同“辨”,辨别。 (《鱼我所欲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鱼我所欲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鱼我所欲也》)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唐雎不辱使命》)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唐雎不辱使命》)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 (《送东阳马生序》)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 (《送东阳马生序》)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辨,同“辩”。 (《送东阳马生序》)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同“熟”,仔细。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同“谪”。 (《陈涉世家》)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同“倡”,倡导、发起。 (《陈涉世家》)

    卜者知其指意。 指,同“旨”。 (《陈涉世家》)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以,同“已”。 (《陈涉世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同“披”。 (《陈涉世家》)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饴,同“贻”,送给。 (《十五从军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部通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mg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