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把自己的吸铁石带到了幼儿园,当他从朋友小李手中抢回自己的吸铁石时,却遇到了麻烦。
妈妈:小明,老师告诉我你又和小朋友抢玩具了,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明:因为轮到我玩了。
妈妈:你们应该要么一起玩,要么轮流玩,抢可不好。
小明:可吸铁石是我的!
妈妈,:你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你不想分享,那就不要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去。小李很生气,不想再和你做朋友了。
小明:但是妈妈,他不愿意把吸铁石还给我。
妈妈:你不能随便抢东西,如果他对你这么做,你会愿意吗?
小明:不愿意。
妈妈:明天你跟他说对不起。
在这段对话中,妈妈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虽然她也问了孩子为什么抢玩具。小明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妈妈没有教给孩子技巧和给他机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没有孩子会喜欢用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他没有得到机会去训练解决问题的解决办法。
父母要教给孩子一套思考的技巧,帮助孩子明白问题所在,明白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当孩子学会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对自己和他人负面后果都较少的解决办法。
小明的妈妈在学过“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帮助儿子思考抢玩具的问题了。
妈妈:小明,老师告诉我你又抢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儿?(妈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小明:小李拿了我的吸铁石不肯还给我。
妈妈:你当时为什么一定要拿回来?
(妈妈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小明: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妈妈:你那样抢玩具,你觉得小李会有什么感觉?
(妈妈帮助孩子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
小明:很生气,但我不在乎,因为吸铁石是我的。
妈妈:你抢吸铁石的时候小李做什么了?
(妈妈帮助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小明:他打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
(妈妈帮助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小明:生气。
妈妈:你生气,你的朋友也生气,并且他打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而小李也不会打你的方法拿回玩具吗?
小明: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妈妈指导孩子思考正面的解决办法会产生的后果。)
小明:他会说不。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
(继续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问题上,妈妈鼓励他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
小明: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玩具汽车。
妈妈:好主意,你想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这次,小明的妈妈没有把她认为正确的方式直接告诉小明。而且把问题的焦点从小明为什么抢玩具转移到了如何拿回玩具。
在这段对话中,妈妈帮助小明思考他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他行为的后果和其他可行的办法。这是用解决问题方式与儿子谈话——称之为“我能解决问题”对话法。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大人习惯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去照着做。这样的后果是孩子解决问题能力弱,抗挫力不强,依赖性强,会成为妈宝男和妈宝女。
当孩子遇到问题,大人从小就培养他“我能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孩子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会增强,一个问题可能有几个解决方案,会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感受,会考虑三赢。自信性也会越来越强,与人相处会比较和谐,比较会适应环境和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