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Critical Thinking」一词被引人国内,并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各种误解与对其的神化便不断涌现。至于误解是来源于当初翻译上面的错误,还是「批判」一词产生的所谓「漂变」,在学术上始终是个争议。但是「Critical Thinking」作为一种在国外十分重要与流行的概念,其本身值得我们一窥究竟。
「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有很多,但大多表达的意思都是理性的、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不大会产生误解的译法可以是「审辩式思维」或者「明辨性思维」。《中庸》所说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指的便是「Critical Thinking」。
有关这种思维的具体阐述以及其重要性等等,随意Google一下国外资料便可。这里要说的是「Critical Thinking」的不足,以及与其对立思维「Creative Thinking」的共同使用。
「Critical Thinking」不能解决一切人类遇到的问题,当然这显然是一句废话。这种思维保证了逻辑性,却相当程度地限制甚至束缚了我们的思考,这是无法避免的由其本身崇尚理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对思维的限制就是「Critical Thinking」的最大弊病。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Creative Thinking」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或者「创造性思考」的介入。其实与其这样,倒不如说「Critical Thinking」介入「创造性思考」,因为往往先发生的,是「创造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为「创造性思考」的结果赋予意义。或者相似的,我们可以说,「创造性思考」为「Critical Thinking」提供材料。「创造性思考」,是一个灵感迸发的过程,「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等等词语就是对这一过程的结果的最好形容。但是这些结果,往往还没有意义。如果是艺术或者文学创作,你还不能确定这个灵感是否最终能被成功表达;如果是科学研究,你的想法还没有被证实或者证伪……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例,哥德巴赫在其大量的数学研究下,利用「创造性思考」提出了这一猜想(尽管这不容易被察觉)。如今,我们还不知道它到底是True还是False,但是研究人员仍旧在用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这里,「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是「Critical Thinking」赋予的。在「Critical Thinking」的参与下,我们终究会至少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利用「Critical Thinking」评价「创造性思考」所产生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再创造」的过程,科研也是类似,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罢了。
无论过分强调甚至神化这二者的哪一方面,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