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半年来,购物的重要内容是花花草草。时装首饰类的要靠边站,觉得没有这活生生的东西有魅力了。
可能有些朋友认为,买些花草用不了几个钱。可也架不住常常买,看看院子里摞的花盆,全都是养花交的学费呀。
“花卉市场分析”文章标题有些大,用“购买花草的渠道分析”比较贴切,这样起名儿高大上一些吧。
小区附近骑电动三轮车卖花的挣不到我的钱,从来不会买他们的花,可选性差且不易成活。
邻居养花群是买花草的渠道之一。看到邻居晒出来的漂亮花草,中意了自然要问花名、哪买的、价钱、好不好养等等。实在喜欢得心痒痒,直奔去买了栽上算心静。
双桥花卉市场更是经常光顾的地方。买不买,就是去看看,欣赏欣赏也很开心。卖家的花草都料理得漂漂亮亮,绽放着美丽。有几家我是常去的主顾,只要一过去,从未空手而归的。跟卖花人加了微信,碰见虫害处理不了,问一问很方便。
曾经跟卖家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花搬回家后就没有在店里效果好,有啥绝招。卖家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没有一个人给交过实底儿。
也会从朋友推荐的卖家购入花卉。牡丹就是在朋友推的一个洛阳的卖花人处邮购来的,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根壮苗旺,开花很大。
微信中加了好几个花木团购群,只要一推出新品,都要浏览一下,选相中的再进一步研究,觉得能够hold住,就果断下单。养护难度大的只好放弃。这个渠道买来的有些花品质还是很不错的,但也有交学费的时候。
各类媒体推送、大v带货等等,也会买一些。不仅是花草,还有肥料药物、花盆工具等等。有些药物对症虫害,非常管用。常常看一些推送的这类视频,还真长了不少知识,学到了一些经验。但这一类中也不乏滥竽充数之徒。
细水长流。就象花草生长一样,心态渐趋平和。不象刚开始时,想要的一定急着买到,没有最合意的,退而求其次也要搬回来,完全是一种拥有了就万事大吉。这个时期已经过去,看一看,留下印象,过两天还能想起,十天半月还会心心念念,那就买回来养起来吧。如果忘掉了,就忘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