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新闻中显示,在汉人员已可以申请离汉,在封城了整整六十天之后。这样的结果,比我预期早了二十天!太好了!
国内依然是输入性确诊病例。
最近一段时间,一位陌生的名字忽然进入我的视野——许倬云。说是陌生,当然首先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据说,他的著作是清华大学年年推荐书目。
特意百度了一下: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学位。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代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其实,让我惊奇与敬佩的,不仅仅是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的身体。一位先天性肌肉萎缩症患者,一位十三岁才能勉强柱着拐开始学走路的人,甚至于他的手都不能如正常人般的身体条件下,许倬云考上台大。
当年许倬云上台大,本来考进的是外语系,不到两三周时间,当时的校长傅斯年便找到他,因为许倬云的入学考卷给他的印象很深,数学是满分,国文卷子和历史卷子被阅卷老师直接推荐到傅校长那里。找到许倬云之后,傅校长直截了当地跟他说:“你应该读历史系。”
在台大上到二年级,许倬云又在全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傅先生又把他找过去,跟他说:“你好好读历史系,将来你到史语所来帮我。”
而且,如此身体条件,许先生还一路求学到美国。真可谓自强不屈了。
许先生还曾经是王小波的老师,对于王小波,许先生一直不能忘怀。还特别写了一篇《二十年了,我不时怀念王小波》。其中一段话,也许对我们学习写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检讨时,我特别提醒他,文字是矿砂,是铁坯?是绸料,是利剑?全看有没有炼字的淬炼功夫。”
当然,无论是许先生还是王小波,我都无法企及的,不过,作为自己的偶像当然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吧。
许先生现已九十高龄,太太在采访时说,他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劲,让她仰视。比如,这个年龄了,同龄人们早就放弃,而许先生依然著书立说,且还在学习电脑知识。
是啊,不服输才让这位先天残疾的许先生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另一方面,无论是自我介绍的文章还是采访视频中,许先生对于自己一生所有的遭遇,都充满了感恩,没有看见过他一丝一毫对于身体不便的抱怨过。
相较于许先生,我真正惭愧得紧。
最近晨跑时,一直用微信读书里的听书功能,听许先生的书。当然很不过瘾了。所以,买了几本纸质书,等到了时便可以一汲精髓了。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