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很多种启发大家写文的活动—读书笔记、创意写作、书信往来、看图写文….不过,这些我几乎都没有参与过,总觉得如果参照别人的建议,就要认真对待,起码写出来的文字,质量上要过得去。
而我每天基本上都是以碎碎念混更为主,自然不想去凑那份热闹,暂时还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情,不想自己找罪受。
但是今天晚上逃不过了,群里打卡结束以后,最美少年在群里发出一张图片,并转发小主的懿旨,所有人必须要看图作文。
我只看一眼,就记住了那张图画。有三队人排在那里,一组是讨论者,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尽头;另一组是观望者,队伍也很庞大,不过,还能看到队伍的尾巴;第三组是实干者,寥寥无几,就看到一男一女。
图片表面的意思,面对新生事物,“议论者”,反复议论,议而不决,甚至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出来的态度;“观望者”,谁都不愿意带头尝试,他们想看到别人有了结果,再决定自己的去留,这是普通人都会怀有的心理,这也符合人性;实干者,他们排除干扰,执着于自己认定的事情,直到得出结果,这永远是少数人。
这三幅图,就是在证明,无论在哪个领域,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拿自己的时间见证了别人的成功。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南墙撞多了,得到的经历和教训也多了,我就有了新的想法,在我看来,这三幅图就是在强调一个选择就过程,大多数时候,前期的议论和观望都是必要的。
第一幅图,是议论者,说明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大家对那些事物都不熟悉,就应该一起商量商量,交换一下意见,老祖宗说凡事谋定后动还是有道理的;而且,“集思广益”的工作作风会让我们面对问题,获得更多的解决方法,结合大家的智慧才有可能获得最正确的结论,防止走偏路,甚至走错了路。
第二幅图,是观望者,这是在讨论阶段到决定实干中间的一个阶段,谁都不愿意承担风险,观望者的想法,就是对不确定的事物,看看再说,这是一种中庸的面世态度,相对而言,虽然有点保守,但也不会承担盲目的风险。
第三幅图,是实干者,既然选择了、自然脚踏实地的去做,如果这个时候还在多想,就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变得畏头畏尾,优柔寡断,最后,失去机会,到了这个时候,想永远的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上面三幅图,由开始的议论,到后来的观望,再到最后实干,队伍当中的人数逐步减少,最后能够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这个本来就是社会上的普通现象,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认知有差异,能力有大小,最后,能够把握机会,获得成功,站在高处的永远是少数人。
以前,我也会欣赏一个人面对未知事物的决绝和孤勇,勇于探索、勇往直前,车速快了,就听不到身后的议论,可是,越是长大,越是谨慎,越会变得中庸。我觉得凡事要学会多讨论,集思广益,听得进大家的意见,分得清事物可能存在的利弊,实在难以取舍,可以观望,虽然可能会失去最好的时机,但也避免了可能的灾祸。
面对未知,保持理性,这三幅图就是在提醒我们,如何合理做好选择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