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到,看着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捞点外块,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大有不绝教师誓不罢休之势。
想想教师被骂的各种理由,有一点连教师本身都觉得羞耻,那就是"课堂不讲课后讲"。行内说这绝不可能,行外更是深恶痛疾。
我是一名教师,如果我告诉你这可能就是事实呢?
在教师的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一个家长。为了女儿的学习,我作为语文教师在她六年级毕业后系统地教她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等,就像中考前的专题复习一样。她上初中,我用自己的积累,教她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她上高中,我学着教她化学上的十字交叉法。这些都是老师课堂不会讲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讲的内容。如果孩子补习,这一定会成为补习内容中的一部分。我教我女儿,大家不会说我失德吧?
我很庆幸我既是家长也是教师。我的女儿也上补习班。我兼顾双重身份,有能力告诉你一些东西。
一.你知道补习的方式吗?
学习为什么要补习?排除家长和社会因素,根本原因有两个:吃夹生饭和吃不饱。
现在初中和高中名义上是三年,可到了学校通常是两年教一年复习。也就是说三年的课程要在两年内教完,这就难免课堂的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思考的空间和练习的机会。学生常常在吃"夹生饭"。对于一部分在课堂不能有效理解知识的学生而言,课后就需要重复和练习,这就形成了常见的补习形式:做练习并讲解。
目前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课堂内容的"超低空飞行"。教学内容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这就意味着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明明精力过剩,却在解决难题上能力不足。这样的学生要补习,要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这时,如果你的孩子碰到的是"课堂不讲课后讲的老师",恭喜你,你的孩子幸运了。
二.你知道教学有大纲吗?
课堂教学内容从来不是老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老师只能依据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方式讲完,老师只有选择方法的权利,没有选择内容的权利。
众位家长如果有看过孩子的课本,一定会感叹孩子学习的内容自己全然不会了。除了当初我们学得少之外,更明显的原因是书本已经全变了。单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改过一回,2011年又修定了一次。现在下半年初中语文课本就遭遇了三个年级三个版本的尴尬境遇。改来改去,内容无非是增加或减少。增加的内容需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完,减少的内容就全然没用了吗?
教师挤出时间在课堂讲的话,必然要影响学生对其它知识的吸收;而这些又不是考试内容,也没有课本,学生不重视,家长说你浪费学生时间。偏偏教师的酸性和好为人师的本性作祟,有些被减少的内容真是好用啊,课堂讲不了,给学生补课的时候讲呗。我给女儿讲的那些可就是现在课本上没作要求的。
三.你知道解题方法不唯一吗?
如果还有家长为"课内不讲课后讲"纠结,恨恨地送孩子补课的,我劝你,大可不必。
教材的编写者们集思广益,学术功底更是我们难望其项背的。他们辛苦编写的教材不会少该有的知识,编来编去只会在解题方法上有取舍。例如现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少了的"十字相乘",对很多学生来说,理解上确实有难度,所以去掉了,成了"课后讲"的内容。可是,不学这方法,孩子就不会因式分解了吗?当然不是,课堂还讲了平方和差及运用,讲了配方法,拆添项法,提取因式法,换元法等等。老实说,我并不很清楚书本上共提出多少种。但有一定是肯定的,你只要掌握好课堂,少会一两种方法真的没关系。所以,别纠结,你和孩子不想去补课,那就别去好了,犯不着补了课还骂娘。
四.你知道时间有先后吗?
老师现在"课后讲"的内容说不定以后课堂也会讲,只不过时间不同效用不同罢了。
女儿五岁,我教了她汉语拼音。拼音是一年级的学习内容,老师会教的。但时间不同,她比其他孩子的看书时间早了两年。初一前的暑假,我让她学了英语音标。在初中教材中,这被安排在初一下学期。提前半年学习的好处是她可以顺利地拼单词。
前面提到女儿升初一前,我给她补了语文方面的专项知识。就那些方法啊,作用啊,以后老师都会讲。差别只在先与后,集中与分散。我提前讲,是想她完成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过渡。
所以,别动辄将"课堂不讲课后讲"与师德联系在一起。以外行人煽动舆论,站在自以为的道德至高点上,对内行人指手画脚,就不怕你脚底上踩的都是牙?
退一万讲,真有几个道德有问题被你看在眼里,也沒必要以偏盖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也行行出渣滓吗?谁告诉你老师都是圣人的?如来不也让唐僧交学费吗?
一叶障目,就不见泰山了,你要大脑又有何用?
最后敬告喜欢妄自揣度的人:1.我教语文,家人也沒人教英数理化,没有需要我洗白的人。2.我不带学生,因为我很忙,忙着接送女儿补习,忙着烧两个菜给家人,忙着睡觉,忙着看电视,忙着做所有我上班时间认为奢侈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