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42天】
公孙丑上3.2(5)
【原文】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译文】
公孙丑说:“从前我听说:子夏、子游、子张三人都有圣人的一方面;冉牛、闵损、颜渊大体接近圣人,却没有圣人的博大精深。请问您属于哪一种呢?”
孟子说:“暂(读四声)时不谈这个。”
公孙丑问:“伯夷、伊尹怎么样?”
孟子说:“不相同。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做官,天下混乱就退隐,这是伯夷;什么样的君主都侍奉,什么样的百姓都使唤;天下太平也做官,天下混乱也做官,这是伊尹。能做官就做官,能退隐就退隐,能长久就长久,能短暂就短暂,这是孔子。他们都是古时的圣人。我没能做到那样,至于我的愿望,那就是学习孔子。”
公孙丑问:“伯夷、伊尹和孔子,不是一样吗?”
孟子说:“不。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孔子。”
【感悟】这段对话展现了不同圣人的处世之道。伯夷坚守原则,伊尹积极进取,而孔子则能因时而变,灵活处世。孔子被认为是自有生民以来最为杰出的圣人。这让我们感悟到,在生活中应学习孔子的智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行动,不固执一端,以更加圆融的方式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向圣人的境界靠近。同时,也应尊重不同人的选择和处世方式,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