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阳光驱疫情浓雾 借空间养家国情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带来世界性大灾难,一时间疫情浓雾弥漫全球。中国全民宅居在家,全国中小学生在家度过一个漫长的寒假。各地纷纷推出网络直播课+课后作业的方式,出现将传统教师直接搬到网络平台上的现象。可在线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网络作为知识传播途径,更不是在仅仅线被动观看教师授课。应该将在线教学当成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绝好时机。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支持在线教学的重要环境和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发挥网络空间的优势,把疫情作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素材,借此对学生加强家国情怀教育。
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更应该渗透思政教育,但不能是说教式的。让学生搜集观看疫情期间的共赴国难,勇于奉献的先进事迹,让学生通过这次疫情中涌现出很多勇于担当的科学家、医护工作者,奋勇挑战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有爱心的捐钱捐菜的农民朋友,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等,他们表现出了同心协力的民族精神、爱国情结和极大的人格魅力。
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政教育之基,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之核,人格教育则是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本质所在。还有一位中学生的“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 看哭了很多网友。“你许我三冬暖,我愿你春不寒!” 致敬千千万万中国人,敬值班的警官为生命坚守岗位,请基层干部为安康绝不怠慢,敬快递员为生活提供保障,敬患者为希望不言放弃。普通的你我在此刻也是可敬的,哪怕我们深居简出,也必定为远方的疫情牵肠挂肚,彻夜难眠。这些都是很好的思政教育素材。例如教师利用空间组织开展以“疫情中的你我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悟这些爱岗敬业、有责任担当的中国人民在特殊时期所做出的选择,感受家国情怀。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一定比讲授知识更入心。看似一个简单的在线讨论活动,其实并不简单,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组织。讨论前教师利用收集、编辑的相关事迹材料创设情境,引出讨论话题,讨论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当有学生讨论跑题时拽回来;当有学生使用不当语言时加以指正;当有学生始终潜水时点名发言等。讨论后教师进行高度概括与总结。这些都发生并记录在空间中,学生可以反复浏览观点,不断深入思考,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见冲突时该如何处理等技巧,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总而言之,疫情带来的固然是伤痛、是迷惘。但值此特殊时期,能用好疫情素材,用好空间课堂,也能把灾难变财富,更大力度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