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Michael Jackson,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短短50年间,他为我们带来无数的经典。一张张华丽的唱片,令人激动的音乐,常使我们忘记他已不在人世。

po主作为一名资深音乐迷属性的设计师,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专辑封面上的设计小心机

1979年,《Unknown Pleasures》这张专辑一经推出就被乐评人评为是十年来最具原创性的首张专辑
封面的波形图是人类第一颗发现的脉冲星 CP 1919的脉冲信号,象征着全新音乐风格 的开创,这些起伏跳动的线条,正如专辑中的音乐,似无数跳动的原子,来自感官的失控,呈现了一场黑暗的狂欢

这张专辑来自Oneohtrix Point Never,封面由外封向内封动态延续,黑条逐渐下沉,追逐,红条逃入内封,字母疏散飞离,消失不见,混乱化的视觉如同专辑本身变幻莫测的听觉,破碎的音符,黏连的章节,艺术家Robert Beatty设计极简,充分表达了音乐内容,亦充满了趣味性和戏剧张力

这张专辑源自英国歌手Moiré,专辑封面采用了摩尔纹图案,摩尔纹是差拍原理的一种表现,即两种频率在重叠情况下出现的干涉影像。这种波动的条纹给人带来眩晕的视觉,正如音乐中所表达的神秘,律动和不确定性
音乐视觉化的设计方法实质上是一种通感的手法,在平面领域中我们不光可以用视觉表现听觉,还可以表现味觉、触觉。如一些用味觉&视觉表达触觉的海报案例:

某痔疮药广告


这三张专辑都有手写字体的点缀,手写体的识别性普遍要比一般字体高,不同风格的手写体传达出不同的的特质
少量手写字体设计手绘即可实现,比起复杂的字体设计来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用手写体装饰过的这张明信片,比起横平竖直的印刷字体,是否多了一些生动的气息



当主要信息直接放置容易融入背景中时,不妨在主图上添加色块使之凸显出来,这种简单的排版方式操作简单又美观实用,可以运用在各种平面设计作品中。如下面的PPT设计:



这是一张Woody Allen的DVD专辑封面,设计师将手写字体蔓延至整个专辑版面,极具视觉冲击感
当开始封面类设计工作时,作者很容易局限在单面独立设计的思路中,其实我们可以采用跨页设计,如上面专辑封面的设计,设计师将三个独立版面看作一个整体,将一幅图像扩展开来,呈现出统一的视觉。如在处理这样的折页的时候:



当画面中除了摄影图像还需要其他元素时,选择何种色调的解决方法就是直接从照片中取样,如图例专辑封面的字体、色块颜色,就是直接吸取了图像的颜色,通过直接从照片中取样颜色,有助于在每个元素之间创造和谐

艺术借用在设计中已不再是稀奇的手法了,但巧妙的借用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观者的好评。图例专辑日本流行乐队flumpool用鸡蛋替换蒙克《呐喊》中的脑袋,使表现主义的惊恐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玩笑,令人印象深刻

Coldplay这张专辑《Viva La Vida》是西班牙语,意思是Long live life(生命万岁),主题与法国画家欧仁的《自由引导人民》不谋而合,封面对该名画的借用属于完美的契合,恰当的艺术借用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下面的眼镜广告:

巧印象主义画家朦胧的画面特点,比喻佩戴眼镜前的效果,将佩戴前后的效果做对比,将产品功能诙谐地呈现出来


70年代是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辑封面设计师,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成就唱封设计黄金时代的Storm Thorgerson
Storm 非常喜欢曼·雷,马格里特,毕加索,康定斯基等艺术家的作品,而他的众多设计作品中也均带有他们的影子,或采用立体主义表现方式,或暗含讽刺戏谑的内涵,很多画面的后期制作几乎为零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我们通常追求的构图、配色、版式等要点在一个毫无内涵的作品中体现得再好也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当我们追求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设计的意义,而使自己称得上设计师的名义
https://www.chuangkit.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