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全民摆摊散文想法
如果可以,我也来摆摊

如果可以,我也来摆摊

作者: 子曰冰凌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01:2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可以,我也来摆摊;如果摆摊,我想摆一个书摊。

            小时候书于我的匮乏感,犹如食物于我的匮乏感一样。因此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大了我一定要开一个书店,那我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一本书想读多久就读多久。

            小时候,从来没有看过课本以外的其他书,放学回家就是打猪草放牛,学习这件事,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这,那都是副业,因此根本没有看闲书的时间,当然也没有书可以让我看,我家世代农民,没有藏书,村里的人家里也都没有书,那时候,能写自己名字的就算有文化了。

            上了初中,班里开始出现课外书,那时的课外书只有两类:一类是言情小说,一类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我从来不看,因为我是害羞的乖乖女。于是我就把目光转向了武侠小说,古龙的,金庸的,都是在我放牛的时候偷偷看的。侠客的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精神国度,令我神往。

            上了安师后,学校里有一个大大的图书馆。自己就像是一个口渴了很久的人,遇到了一大缸水就猛地一头扎进去,好像要把以前缺的书全部都读回来。所以,只要有书就读,管他是啥书,中外文学名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当然还有当时最风靡的《平凡的世界》。我们学校门外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书摊,周末我们几个舍友就会去光顾那个书摊,租书来读,我记得租金好像是一天五毛钱,那算是我人生当中逛的第一个书摊了吧。

            参加工作之后,因为拿了工资,兜里有钱了,偶尔就会买些书来读。我记得我买的第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在一个书摊上买的。当时是去省城学习,下午听完课之后和同事一起去街上闲逛,在天桥下看到了一个书摊。,所有的书都是十元一本,觉得很便宜。于是就一次买了六七本书,除了那四大名著,我记得还买了《偷影子的人》,《麦田里的守望者》,喜滋滋儿的从省城背回来,但是当我翻开书来读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字很小,看起来很费劲,纸张发黄,印刷排版也有问题,最让人扫兴的是经常会看到错别字,阅读的喜悦感顿时大大降低,于是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买书这件事,以后绝对不要贪便宜,宁缺毋滥。

            后来在县城逛过一个旧书摊,在城隍庙街口拐弯处,一个老人,戴着副眼镜,看样子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推着一个手推车,他的车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书,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古书,连环画册、小人书之类,但我也只是翻翻,没有买过。翻翻那些旧书,感受时光从指尖滑过,从文字中流走的感觉,也是极好的。

            前几年,姐姐回家准备找点事儿做,我就撺掇着要和她一起开个书店,我们俩打听了进货的途径,还去批发市场转了两天,去书店“调研”,也去街头“采访”,那架势还真是准备大干一场,我好像看到了梦想的星火正要呈现燎原之势,结果被姐夫的一瓢冷水彻底浇灭了: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大家买书都网购,读书也都看电子书,书店里的书准备卖给谁?租给谁?这个投资风险太大,估计是有去无回。想想现实,偃旗息鼓。

            如果可以,我也来摆摊;如果摆摊,我想摆杂货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为了吃到最爱的吃油炸饺子米面馍,跟着妈妈步行十公里到镇上,再步行十公里走回家。走乡串村的豆沙冰棍,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那些背着墨线盒,拿着推子刨刀上门服务的“四川佬”让我们看到手艺人行走江湖的底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大后,我们慢慢学会了用三六九等来评判周围的世界,也学会了用三六九等来规划自己的生活,我们开始在心中计算着去商场和地摊买金刚杂货的成本,并在不断调和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中奋力前行。商场富丽堂皇,它满足了我们作为成功人士的虚荣感;地摊朴实无华,它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不光有诗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时,我想起了林清玄的散文《好雪片片》中那个卖奖券的老人,尽管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但他那个卖奖券的流动小摊,却让温暖在那个清冷的街角流动着。

            如果可以,我想摆摊,我想摆书摊和杂货摊,在幽静寂寞的黄昏,或华灯初上的晚上,给这个城市,增添一抹温暖的色调,你驻足或是不驻足,温暖在流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可以,我也来摆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jq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