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真难,本想着回到老家我就有家了。哦,现在我发现,没有。和我妈呆不了几天,我就会觉得憋闷。可是我又不能描述出来,我到底遇到了什么。
反正我妈总是精准地让我觉得憋闷抓狂,这就对了。今早上我从三姑家回来,快9点了。我问她吃饭了吗?她说没有,在等我。我说,你等我干嘛?我在三姑家不能吃饭?饿死算了。昨天早上,大概刚刚5点吧。我妈就起来,说着话,收拾着东西,我的心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我好想睡会呀,前天晚上邻居过来聊天到11点。等我忙完日更之类的,已经快12点了。
只觉得累。也许从小在我爸妈这里,我就没有体会到安宁吧。之前是他俩天崩地裂地吵架,后来我终于养成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性格。他们似乎又很不满意,嫌弃我像个闷包。
至于雪师那样坚持做自己的样子,真的好飒呀。好吧,我慢慢来。
现在我妈热好了饭,说我冷的话,把那个衫穿上。我急急回答,不冷。
我躺下来,枕着我妈的小褥子,她说给你个枕头。我简直烦透了。说,你该干啥干啥,别管我。
是不是觉得我很不知道好歹,有妈妈关心多好。可是这种关心像带着尖刺一样,让我心疼又心塞。
曾奇峰老师讲过这个事情,他说这其实是家庭里的权力斗争。他现在是听到他妈这样说,就会心平气静地跟他妈说,别管我。好吧,我修炼得不够。
后来我从邻居那拿来抹膝盖疼的药,让妈妈抹。结果我妈只抹了一下,我厉声说两下。我妈看我恼了,拿起瓶子,不知道倒了多少。我低着头没有看她,她说,你都厉害我(吵我)。
想想我妈这句话,我对她重复了一下,我不由噗嗤笑了,看看我妈,她也笑了。我说,我爸以前吵你,我弟回来吵你。现在我也吵你,你老是被人吵。
写到这里,我不由有点难过。这可不就是我长大的样子吗?不断被批评教育,大家都说批评孩子是为孩子好。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都失去了活力。
张爱玲以前说,出名要趁早。林巨老师说,和家长吵架要趁早。我非常赞同。因为父母年轻时,孩子和父母吵架,父母生气生气就算了。到父母上了年纪,再和父母吵架,怕父母心里生气,伤到身子。
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就担心父母不开心,尤其是母亲,又怎么会和父母吵架呢?更甚者,像我这样被告诉不要说话,让你爸说。从小像锯了嘴的葫芦,啥都不能说的人。真的是,心里有啥话都说不出口。
如此想来,吵我妈是件不好的事情。可是对我来说,却是好事。意味着我心里有个地方,慢慢松动些,勇猛的能量再慢慢苏醒。
养育孩子,这个度真不好把握。
耳朵里听着电视的声音,多少还是影响写文,想写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