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15189/058e4c08b7e60475.jpg)
为何如此急躁?
《双城记》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务,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句话在发展神速的今天依然如此变幻莫测。
然而在这么变幻莫测的环境里,我的状态也跟随着起伏,时而涌出鸡血般的激情,时而化成死鱼般的颓废。
我就在这样的左右飘忽中摇摆。好似一块飘在空中的云,感觉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其实早把一切交给了风。也好似带线的风筝,觉得自己握着的线可以控制一切,可等飞上天时又不那么得心应手。
我在急于寻找什么吗?
就拿中午来说吧。
吃完土豆鸡块后的饱腹感让我产生困意。眼珠子还在不停地转,可是眼皮却早已不听使唤的下垂,像是话剧刚结束后缓缓落下的帷幕,原是人为,可下落的又是那么自然。
然后我就毫不矫情的纵容了自己一把,而且还心生安慰地想没有精神如何更好的做事情。
于是合上摊开的题,脱衣上床,速度快的不亚于合上书本的瞬间。
其实中午睡会也不为过,但是对于一个上午睡到十点的主儿,再这么来个午休就有罪了。
我是个非常喜欢睡懒觉的人(好像是句废话,谁不喜欢)。不一样,因为我纵容啊,在这方面我没有免疫,更别说自律了。
如果就这么睡下去也就算了,偏偏大脑就那么多想了一下下,罪恶感就从脚趾往上袭来,愈是闭眼就越是强烈。
说好的背题呢?此时不背更待何时。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会长眠……一句句的说教在眼睛一闭上就跳出来,在耳边响起,在大脑中回荡。
当我给身边人说起时,发现他们也有这样的问题,想做的事情总是找借口不愿着手,先忙别的吧又静不下心来。好不容易静下心来,又三分钟热度。
我们患上时代焦虑证了吗?
在我走出画室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浮躁。
我见老师的第一面,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报了名多长时间才能画到这个水平”,我指着距离他不远桌子上显眼的画像。
是的,这个地方放这么优秀的画好像才能证明老师的水平,换上旁边的任何一副都不恰当。
也许是我眼光高,扫视整面墙就选定这幅作为追求目标。
得亏老师脾气好,或者他是听到报名才忍受这么个二货问出的傻逼问题。
不知他是不是忍住了那股到了嗓子眼儿的怒火,反正他顿了顿身体,僵硬的脸上展现出绷紧的笑来。
“这个嘛,要看你是什么水平,然后打算付出多大的努力”。
我在频频点头中又迷迷糊糊问了些报名事项,但全不记得,因为从第一个问题出口后我就莫名的生出些担忧。
其实,除了上班外,我有大把的时间,为何我不愿意投入,而更多想的是速成呢。
细细想来,这已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
早在我练习毛笔字时,就显现出来。
我为自己连一个小笔画都写不好急躁,为何时才能写出好字上火。
老师说没有别的好办法,无非是多写。
我听完这方法后,还是任性地寻找速成的技巧,不想用耐心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
直到我把一个点写了无数张后才真正悟到老师的方法。
就像我翻看简书上好多关于写作技巧和教人如何写出优质文章的内容一样。
这其实是对浮躁的自己的一种认同。
越是急于从写作中获得什么的人越是青睐这种看似有用的方法。
方法果真有用吗,肯定有,但是这是要建立在大量的练习之上的。
而大多人,不愿意耗去大量的时间在这枯燥的工作上,于是每天寻找灵感的人越来越多,愿意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我知道一时的反思并不能改变长久以来养成的浮躁习惯。但是我愿意花去时间去改变,去克制。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么想来,在这个年纪,我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情,一点也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