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说到“不要等于强调”,比如: 不要粗心、不要漏题。要改成: 要仔细、认真。我们应当把正向的言语植入孩子的潜意识,他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
有人说,那课程说的三原则: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为什么要用“不”这个字呢?
这是个好问题,说明你有在用心学习和思考。
那我们来解读一下。
其实不难发现,这里的【不要】和【不】是两回事,
一个说的是做具体的事情,
一个说的情绪下要遵循的原则。
比如“写作业能不能不要那么马虎,字迹不要那么潦草”。
这样的表达是在强调作业态度的不认真,告诉孩子他很糟糕,他潜意识就会无形中往糟糕的方向发展。
那我们说情绪来临的3不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
这个是强调我们可以生气,但是生气的时候只要是这三件事情以外的任何生气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比如大吼、大哭、撒泼打滚,就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任意情绪表达都是允许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