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关注热点的话,那么最近的热点就是关于隐私的问题了,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感觉人类已经开始了裸奔。
平日里的衣食住行,包括我们坐航班、住酒店、寄快递、注册APP,经常都要填写大量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对应的航空公司、酒店集团和互联网公司系统数据库里面,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些公司数据库的安全程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很多公司对隐私数据的重视程度非常低,经常犯诸如数据库密码设置的非常简单、核心数据不加密存储等低级错误。对技术到位的黑客来说,弄到这些数据的难度其实并不高。
仅在过去的2018年,国内就暴露了很多起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
2018年6月,暗网上有人公开兜售圆通快递1亿条快递信息数据,售价1比特币。
2018年6月,知名视频网站A站遭拖库,近千万用户数据泄露。
2018年7月,顺丰快递3亿用户信息外泄。
2018年8月,华住集团旗下超过10家连锁酒店品牌用户数据泄露,总数超过5亿条。
2018年9月,万豪旗下喜达屋酒店集团约5亿人次顾客预订信息被泄露。
2018年10月,国泰航空940万用户隐私数据泄露。
……
这还仅是已经暴露出来、规模比较巨大的数据泄露事件。更多小型公司、平台的数据哪怕被泄露了,也未被公众关注,甚至无人得知。
信息泄露一直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副作用在使坏,有些人利用贩卖信息赚黑心钱,有些人利用别人的信息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些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而不自知。我们普通大众所能寄希望的就是希望国家可以重视这个问题,立法保护隐私权,除此之外,好像也别无他法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