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四五年前,有同事说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很怡然自得。我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是说,我比较理想主义,不能很好地对面对现实。当时心里还有些不舒服,虽然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找到要改变的理由。
大概两个月前,朋友也在问我同样的问题,我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每天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确实还没有想好(这个时间确实有点太长了……)。
最近看了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后,我觉得自己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在看书上,没有像之前一样,去追求阅读速度的,去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不然会焦虑的。现在去看每个章节包括,会尝试用做一下概括总结,或者一些印象深刻的观点,会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也会去联系实际的工作生活,去看看有没有可以实践的地方。而这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不再有阅读焦虑了。
其次在目标这个事上,也不再那么抵触了,甚至觉得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的目标是必须的,如果没有目标,一是中途可能随意更换“航向”,二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没有“积累”。所以会去想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了这个目标每天要做哪些努力。
所以今天朋友再次说起这个事,原来言外之意是,我不接地气,一直随波逐流地过着每一天。只是因为最近看得东西都关联起来了,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明白过来……
以及才明白四五年前那位同事说过的话。理论的世界里,确实可以自由地翱翔,但只有与现实的自己发生关系,才有了确切的方向,飞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