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对互联网有偏见。
很多人觉得,互联网让人的思考浅薄化、碎片化,还是读书好,书的知识框架更成体系,更能全面了解问题。
可实际上,作者写书时,为了保持观点的连贯性,不使读者注意力分散,会把“不相关的内容”删除,可这些“不相关”并非真的不相关,它们往往是建立完整知识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出现之前,书籍所记载的知识早就超过了人一生的了解极限,所以“信息过载”问题根本不应该让互联网背锅,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找好信息筛选工具。
有的人认为互联网会形成“回声室效应”,即,一群有着偏执观点的人在算法的作用下,终将聚在一起,彼此认同,相互影响,最终成为极端主义者。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的会只在一个群体待着,互联网虽然有筛选的算法,但人也有自主的意愿,上网的人总是四处浏览的,不会真正地被禁锢在某个地方。
2.网络的出现,令知识脱离权威出品的性质。
纸媒时代,由于技术水平限制,信息挖掘和储存手段不多,同时信息的筛选和发布被权威渠道牢牢把控着,所以,白纸黑字的信息一经发布,很容易获得大众的信任,形成共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挖掘能力大增,大量的事实、数据信息都能被完好地储存,且人人都可以搜寻到。不同人依据不同事实、数据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很难形成共识。
知识基于事实而产生的底层逻辑不变,却因事实流传规模剧增而变得不再恒定可信。
知识不再是过去我们认为的形态,是一种在图书、报纸上印着的信息。现在,网络本身就是知识,更准确地说,群体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互联网实现了群体智慧的整合。
我们可以看到,跨领域合作不断突破着知识的边界,权威观点会被不断探讨、完善,不被学界重视的领域自发产生着各种来自大众的经验、知识。
3.脱离“条形”思考。
人们的意识深处总觉得书籍才是最好最全面的知识载体,因为它呈现的知识层次分明,很符合我们“知识体系就应该是网状”这样的直觉。
但是书籍的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网状,书的相关信息点经过主观取舍、人为铺陈逻辑顺序,导致我们接受的知识是一种被设计好的“链条”形式。
而真实世界的知识是网状的,我们的思考也应该是网状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及其关联信息,形成真正的“知识网”,不受限于任何一个作者框定的思考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