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的一个最好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迪恩·拉斯克
如果你无法让对话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观点,那就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即使对方会陷入沉默或暴力,你还是要让他们参与对话。虽然你不能强迫别人加入对话,但可以一步步地营造安全气氛,吸引对方和你交流。毕竟,他们表现出极端应对方式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因为他们害怕对话会让他们受到伤害。他们认为,如果和你展开对话就会有不幸的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
就像开头案例中温蒂会认为,如果和家长坐下来交流,家长会对她长篇大论地说教,不许她出门,让她和那个貌似唯一关心她的男友断绝关系。因此,要想和对方建立有效的对话关系,你必须努力营造安全氛围。
了解对方的动机
在第5章我们说过,一旦发现安全感受到威胁,你应当跳出对话,重建安全气氛。当你的无心举动冒犯对方时,你应当马上表示歉意。或者,如果对方误解了你的真实意图,你应当用对比法(对比法是一种非型陈述,具体看第五章)消除误会,说明自己希望实现和不希望达到的目的。
我们对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一个分析模型(行为方式模型),现在可以利用这个新工具来帮助对方营造安全感了。如果我们能想办法让对方明白分享自己的行为模式(包括他们观察到的事实,由此形成的错误想法以及负面感受)并不可怕,那他们就比较容易敞露心扉了。
究竟该怎么做呢?
自我审视——做好倾听的准备
真诚
要想了解对方观察到的事实以及产生的想法,我们应当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看法。
当你鼓励对方分享观点时,你必须表现得非常真诚。
好奇
当你确实想听取对方的观点时(你也必须这样做),了解事实的最好方式是为对方营造安全感,让他们说出为什么会在对话中表现出沉默或暴力。
这就意味着,当大部分人怒火中烧的那一刻,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换句话说我们是要弄清楚对方暴力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那究竟该怎么做呢?当对方出言不逊或默不作声时,我们怎样才能表现出好奇心呢?
我们需要清楚一点 即了解对方恐惧或不适的原因是帮助他们重返对话框架的最好方式。
无论是观察他人的做法还是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都要强烈地意识到,解决沉默或暴力问题的方式绝不是和对方对着干,而是要积极寻找这些错误表现出现的潜在原因。显然,要想寻找这些原因,你必须表现出高度的好奇心,而且每次在对话中感到受挫或愤怒时都要表现出来。
要想实现这种巨大的转变(从对着干到表现出好奇心),你应当寻找一切可以展现好奇心的机会。
你可以从下面类似的情境入手:
对方在对话中变得情绪化,而此时你仍镇定自若,比如在一次会议上(当你没有受到个人攻击时,就会表现得冷静客观)。你可以努力探寻对方感到害怕或愤怒的原因。这时,你应当找机会让好奇心而不是激烈情绪控制自己。
坚持
当对方开始说出令人不快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有可能编织受害者、大反派或无助者式的想法,以此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不幸的是,由于听别人抱怨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便开始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这样说是因为怀有邪恶的动机
要想避免做出过激反应,你应当保持好奇心,让你的关注点聚集在一个问题上。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一番探寻,你会发现对方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荒唐。案例中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这个问题会鼓励你去探索对方的行为模式,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耐心
当对方通过沉默或暴力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时,他们毫无疑问是受到了体内肾上腺素的影响。即使我们最大限度地以安全有效的方式响应他们的言语攻击,最后还是要面对无可奈何的事实——对方需要一点儿时间才能摆脱激素的影响。
-4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