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一不小心,就会不理性地让你变成网红。记得前些年,一帮浙大校友不知趣,联合起来反对重大校长当浙大校长,一下子让今天读白字的林校长成了曾经的网红,也让很多像我一样的吃瓜群众,认识了这个以教学改革见长的固体化学专业的北大博士及教授!
林校长这次成就为网红,与上次的被动做浙大校长不一样,那完全是自我主动实现的。在这个林校长矢志将北大建成为伟大大学的120周年纪念会上,在这个非常重要时刻又非常重要的讲话里面,将“鸿鹄”读成了“鸿浩”,霎那间霸屏地成为了吃瓜群众的最好的网络谈资。
其实,林校长毕竟还是好教授,问题出来了,立马就向同学们发表致歉书,很歉意很内疚地承认了错误!一是,感觉犯了一个成本很高的错误;二是,自查自纠了一番读白字的原因,那是万恶的文革整的,耽误了青春年少时期的读书认字;三是,告诫学生不要因为读白字,误解了他那高大上的思想观念:“焦虑与质疑”创造不了价值…
林校长对待错误的勇气,应该是值得赞赏,直面问题毫不回避。与这年头的很多混淆黑白的网络事件相比,那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害得我这个吃瓜群众,对林校长的作为,真的立马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了!
真得好好地学习、研读林校长了,再三学习领会林校长的致歉信,到网上反复搜索林校长的光辉业绩。总感觉度娘不怎么争气,堂堂北大校长可圈可点的信息不多啊,也就些学生讲话、建设伟大大学之类的东东,与伟大大学的北大的形象相比,确实遥远得不知多少光年。但是这些星星点点的信息,倒是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林校长的失望与歉意,以及他的“焦虑与质疑”。
林校长生于1955年,18岁起(73-78年)参加工作做中学教员, 23岁(78-86年)进北大读书至博士并留校任教,直至北大教务长、副校长及重大、浙大、北大校长。
林校长在致歉书中,抱怨文革没让他读好书,以致犯了读白字的错误。其实比起同时代的知识青年,林校长还是幸运很多,大家没书读的时候,都已经是教书先生了,而且还靠着当时高考作文占80分的优势考取了北大。从学历经历看,林校长学习成绩很不错啊,更何况还一生一直侵淫在知识的海洋当中,怎么还会犯上成本这么高的错误呢?真不理解,林校长的高成本错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就作了个致歉书,顺手就把读白字的责任推给了万恶的文革,满世界的吃瓜群众齐齐免费刷屏帮你纠正错误,应该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哪来的成本啊,得谢谢大家才是啊!林校长语文没学好也罢,怎么连算术都没学会!
其实读个白字,也没那么要紧的!就是现在那些讲国学的大师们,又有几个能把易经中的生僻字读个明白呢?学无止境,不懂也没必要推卸责任,读错了也没理由成了自己的一大损失!有何道理搞得自己迫不及待地为此“焦虑与质疑”呢?
林校长读了白字,其实是不担心高成本 的损失的。在致歉书里面,失望和内疚地告戒自己的学生们:“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看来,学生们的鸿鹄之志没什么要紧的,林校长也不在乎读白字,防止学生们的“焦虑与质疑”,才是林校长的迫切需要闪烁的思想光辉!
真想不通,没了“焦虑与质疑”,林校长的北大学生们还能创造什么价值?林校长治下的北大如何成为“伟大的大学”?有了“焦虑与质疑”,又是如何能阻碍北大学生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又会如何能阻碍林校长把北大建成为“伟大的大学”?
没有焦虑,何来改变现状的动力?没有质疑,何来修正迈向未来的脚步?林校长恐惧“焦虑与质疑”,即便一辈子侵淫在北大这个知识的殿堂里面,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改变对“鸿鹄之志”的理解与实践!所谓的对学生的报告讲话,也就做做表面文章而已;所谓的把北大建设成为“伟大的大学”,也就忽悠忽悠社会而已,我们对此才是感到真正的“焦虑与质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