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碰到:购买东西时看到排成长龙的结款队伍,悻悻然地把手中的物品放回柜台,心中再想买也不敌浪费时间的沮丧。移动支付应用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付款的时机缩短了,对于用户和商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为了顺应市场,移动支付应用层出不迭。包括Samsung Pay、Apple Pay、华为Pay等都相继进入我们的视线。
Samsung Pay到底是啥呢?
简单来讲,Samsung Pay 和Apple Pay都是基于手机硬件的移动支付功能,而非仅仅是一个应用那样简单。某种意义来讲,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支付体验是要优于市场上现有的移动支付应用的。现有的支付应用依赖手机APP和移动网络,其中更是涉及到手机的性能。相比之下,Samsung Pay和Apple Pay依托于手机硬件,可以直接通过设备之间的连接完成支付交易。整个支付环节,手机无需调用任何第三方APP,节省支付响应时间。同时,Apple Pay和Samsung Pay依托于手机,能够更为轻松的唤醒支付功能,体验更为便捷。
相继上市的Apple Pay和SamsungPay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从笔者的使用体验来看,两种支付方式都是非常方便,从唤醒支付界面到验证指纹完成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体验都是秒杀步骤繁琐的支付应用。不同的是,Apple Pay仅支持NFC(近场通信)技术,但实际上目前市面上还是存在大量的传统POS机,在小商家群体表现尤为明显。
Samsung Pay则同时支持创新的MST(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结合NFC技术,既可用于NFC终端POS机,也可以用于没有NFC功能的磁卡式POS机,因而能够在绝大部分有POS机的线下商家中使用。
简单来说,目前Apple Pay能做的,Samsung Pay也能做,Apple Pay不能做的,Samsung Pay还是能搞定。不同的在于,用户对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的习惯程度。
Samsung Pay实测体验表现如何?
安全性其实是比较难以通过直观表达的,由此,笔者此次主要体验Samsung Pay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两个方面。此次体验主要有4家店铺,麦当劳、周黑鸭、武汉米乐超市及烟酒店,4家店铺分别代表国际大型连锁品牌,国内大型连锁品牌,地区性连锁品牌以及小区内小商户。
此次体验首先完成麦当劳和周黑鸭店铺的测试,两家大型店铺对新支付方式的支付还是杠杠的。此外,可能收银人员此前已经对移动支付有所了解,所以此次用手机刷卡并未表现非常惊讶,只是不知道笔者所用的是Samsung Pay,工作人员适应能力比较好。比较遗憾的是,因为排队人数过多,没能很好的完成拍照。
接下来,笔者前往武汉当地连锁超市测试,在不同店铺共有2次体验,店员均没有见过类似的支付方式。当笔者说刷卡,店员习惯性的拿出POS机等待刷卡。在店员等我掏卡的过程中,店员看到我拿出手机,以为笔者要用支付宝支付。当笔者表示用手机刷卡,几个店员表现还是比较惊讶。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展示Samsung Pay详细的支付流程。
1、锁屏状态下,从底部向上滑动,唤醒支付界面。
2、验证指纹,启动支付流程。
3、按照指示将手机贴近POS机,完成支付。
当手机界面显示绿色的勾,即表示交易完成,POS端也会同步显示,并会打印交易凭据。整个支付过程大致只需要3步即可,几秒钟即可完成交易。
从体验而言,笔者认为,如果Samsung Pay能在支付界面显示交易金额就更加完美了。但从Samsung Pay的业务模式来看,合作各方沿用了传统的发卡、收单、转接的四方模式。三星其实不拥有支付帐号,也不介入支付流程,不提供支付服务,不沉淀资金,仅提供技术支持和手机终端。
那么笔者在体验中的另外一个深刻感受则是,有些店员对于移动支付这样的方式还并不够了解,导致使用手机刷卡时店员的配合度并不够高。其实对于Samsung Pay这样的移动支付应用而言,与普通刷卡的方式一样,即便是普通的刷卡POS机,Samsung Pay依然能够支持绝大多数,这样的特点也需要时间一步一步普及开来,当更多店员和店铺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更配合用户使用手机刷卡,移动支付的方式则会更快的普及开来。
随着Samsung Pay和Apple Pay的进入,在移动支付市场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潮,而缺少移动设备支持的阵痛会愈发强烈。笔者相信,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一定会爱上Samsung Pay和Apple Pay这样的移动支付应用,因为它确实是比较方便,逼格满满。而Samsung Pay相较于Apple Pay而言还能在更多的场合下使用。省时省力,用快人一步的移动支付来为自己节省更宝贵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