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总喜欢观察自己以外的人,还总觉得自己很厉害。上课的时候,看着老师的眼睛然后得意洋洋的告诉同桌这个老师肯定哭过的,因为他的眼睛是湿润的。望着同桌崇拜的眼神,说自己不得意那是假的,可是到了后来才明白,人的眼睛没有不湿润的,至于一个人是否流过眼泪,主要看的则是一个人整体的情绪,以及他们的眼睛是否会泛红之类。
我们和其他人聊天的时候,会因为对方的眉飞色舞而觉得这次的谈话内容非常有意思,也会因为对方皱紧的眉头思索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让对方不满意或者不高兴了。这些一瞬间便会消失的眉飞色舞、皱眉或者其他的各种出现在脸上的表情,便是微表情。微表情是人不自觉的一种情绪反应,通过观察微表情,能够知道对方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和心情。通过采取相对应的聊天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能够让事情事半功倍。
每个人都有微表情,但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微表情。认真的去观察自己聊天的对象,会发现对于不同的话题,他们总会有一瞬间的表情变动,而这表情的变动,便是微表情。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所有的情绪,都会在面部出现,换句话说,就是一种表情的变动。因此,《微表情心理学》里有这么一句话,“最能体现情绪的一个部位就是脸。”
“换句话说,情绪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是在特定情境、感知下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无法伪装、扭曲、更改的。”
有人会疑惑,那些面瘫也会有微表情吗?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所谓的面瘫,大部分都是本身的情绪波动比较小,但是小并不代表没有。另外,很多的人,只不过是因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对于很多的事情,都能够保持一种最普通的表情,那就是面无表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如此,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已经做到了遇事不惊,这便是一种人生的沉淀。但是沉淀是一种人生境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将表情轻易的放在脸上,才是本真。
《微表情心理学》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高效沟通课,除了对于微表情的介绍以外,还有着沟通的各种技巧。因此,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微表情的反映情绪,第二章讲的是如何掌握人际沟通的识人技巧,第三章则告诉了我们在习惯的背后都有着什么样我们没有思考过的秘密,第四章则侧重说明了能不能“以貌取人”的认为,第五章主要针对职场微表情,而第六章则是针对恋爱时候的微表情了。所以说,人生之中,到底是处处都有微表情,还是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微表情来处理好人际关系?
沟通,除了微表情,还有各种身体语言的传达,同时我们与人说话时候的语气、语速也透露着不同的情绪,所以说沟通的关键首先是自己情绪的管理,然后才是如何去与朋友说话沟通。在我看来,本书让我最觉得干货的一个章节是第三章——习惯背后藏着的惊人秘密。很多人都拥有着自己的小习惯,而每个人因为小习惯的不同,最终的人生也变得不同,为何?因为小习惯有好坏,好的习惯自然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顺利,而坏的习惯只会带来一些不太好的运气,最后丧失一切。
或者话句话说,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且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一个公式: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 >>>1; 1的365次方=1; 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 <<<1。这就相当于好习惯培养出来的一点点进步以及坏习惯培养出来的一点点退步,结果天差地别。
有没有发现,不同的人写的字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写字的力度不同、每个人写字的大小不同、每个人写字的好看程度不同、每个人写字完毕之后的整洁度也不同,这些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老师批改卷面,喜欢看干净整洁并且字写得整齐的卷面;在公司递交报告,领导也更喜欢看上去一目了然的报告。更何况,不同的字迹还可以变相的感受一个人的性格——写字较大的人不拘一格性格豪迈,写字小的人为人谦虚谨慎。
虽然说不一定字迹能够代表一个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字迹了解性格然后去选择沟通的方式,也是十拿九稳了。
所以说,沟通这一门学问,很重要。当我们无法从直接接触去了解对方,去寻找合适的话题来继续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通过观察对方的微表情。毕竟,每一个人的微表情持续的时间不会太过于长久,而能够发觉对方微表情也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察入微。试想一下,一个观察这个世界很仔细的人,他的沟通能力必然也会在这观察的世界里增长吧。
教你学会微表情诗人,洞察他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玄机,看透他的一举一动,明白他的一言一行,以不变应万变,掌握主动权,让你成为人生的赢家。最重要的,在于如何去观察,如何把所有的一切都掌握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那么,先从微表情看是入手去观察吧,相信总有一天,高效沟通不再困难,毕竟沟通的关键,有一个不易觉察的微表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