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观四百论39

中观四百论39

作者: 愚9 | 来源:发表于2022-01-27 01:05 被阅读0次

问曰:若一切法皆空,则应弃舍一切,那么为何经典中屡说“应当敬重修福”呢?

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

为求解脱者,呵彼况余事。

为了那些爱乐人天善趣而暂时不能修习解脱法者,如来宣说了他们所喜爱的施等善法;为欲求解脱的修行人,如来对希求天趣尚且作了呵责,更何况耽著其余世事。

如来于部分经典中没有宣说诸法无自性的实相,而是暂时宣说了修习人天善趣福德的法门,这是出于引导某些根器不堪承受空性深法的众生而作。长久沉溺于无明痴暗而无福缘听受善知识教导的众生,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无法理解解脱正法,不能生起厌离轮回之心,但是对于恶趣痛苦有怖畏,对人天善趣的安乐有希求。因此,无碍彻见每一众生根器的佛陀,为他们暂时宣说人天乘的正法,以行持因果正见断十恶业等遮蔽恶趣痛苦,以行持五戒十善积累可获善趣安乐的福德。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也说过:“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由于众生根器不够,故佛先引导彼等修习得安乐福德之法,由此而渐渐使他们得遇圣者的教导,逐渐步向解脱正道。而对于那些真正发心寻求解脱的修行人,佛陀多处宣说过:为求生人天善趣而持戒、布施等不是解脱法,不是修行人所应有的发心。为求善趣安乐异熟果而修法,这是世尊再三呵责过的行为,对耽著此等有漏的善法,佛陀尚会呵责,那更何况其余的恶法散乱行为呢?修行人要追求究竟涅槃,一切善的执著也要彻底舍弃,融入法界,而不善的执著,理所当然更应舍弃。

相关文章

  • 中观四百论39

    问曰:若一切法皆空,则应弃舍一切,那么为何经典中屡说“应当敬重修福”呢? 为乐善趣者,如来说爱法, 为求解脱者,呵...

  • 中观四百论

    问曰:现见色等境有自性,因为有能缘色等境的眼等诸根。 眼等皆大造,何眼见非余, 故业果难思,牟尼真实说。 眼等诸根...

  • 中观四百论63

    审观诸法时,无一体实有, 无体既非有,多体亦应无。 仔细观察诸法时,任何法无有实有一体存在,既然不存实有的一体,实...

  • 中观四百论63

    问曰:薪是坚等体性,而非暖性,但由火的燃烧使它成为暖,所以薪是所烧,火是能烧。 余暖杂成故,如何不成火, 若余不成...

  • 中观四百论66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 前后亦为无,如何当有生? 生住灭三相同时存在不能成立,前后次第存在也是不成立,那么如何才...

  • 中观四百论64

    问曰:如果说一切法全然无有自性,即不会使敌论者得到满意,因为敌论者认为一切法都成实常有,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生起如...

  • 中观四百论63

    问曰:瓶虽然是众多支分合成的,但是支分能合为一体,所以瓶有自性。 色等和合时,终不成香等, 故和合一体,应如瓶等无...

  • 中观四百论63

    问曰:离开大种则无有色体等,然而大种不观待任何他法,所以应许大种实有。 暖即是火性,非暖如何烧, 故薪体为无,离此...

  • 中观四百论63

    问曰:由于火极微中无有其余的三大种,所以虽然无有所烧薪,能烧火也可以实有存在。 若火微无薪,应离薪有火, 火微有薪...

  • 中观四百论63

    如离于色等,瓶体实为无, 色体也应然,离风等非有。 犹如离色香等微尘的聚合外,瓶体实为无有;而色体也应同样,离风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观四百论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vo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