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想法
《温暖的孩子》听书后感

《温暖的孩子》听书后感

作者: 童心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1:50 被阅读0次

    今天听《混序每天听本书》解读《温暖的孩子》,这本书简述成一句话就是“结果导向”。原来人类都是结果为导向的,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有理性和感性之分,比如学理科的人,头脑偏理性,学文科的人,头脑偏感性。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错觉。整个人类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感性群类。

    不无夸张地说,人类的理性就像老虎的牙齿和爪子一样,只在猎食的时候才亮出来,其它时候都是深藏不露的。

    这个段子就是在说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感性的,以结果为导向的。

    还有一个叫做“打枣”的段子,有个人每天出门都要带根棍子,沿途走路都要不听地挥棍子打打路上的树,目的就是想从树上打下枣子。

    这样一说,我们肯定很多疑问,这样盲目地乱打一气,真的能打下枣子吗?这样不分是不是枣子树地乱打,真的能打到枣子吗?

    可这个人还真的有时候撞大运,偶尔能打到,他也乐此不疲地照例打枣。

    反正每天带根棍子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在我们正常人的思维看过来。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傻冒,不长脑子,可这也是属于结果导向的一种形式。

    再联想到平时我们的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其实很多都是以结果导向的行为模式。

    比如一些孩子爱哭,每次哭都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那么TA就学会了以后都用眼泪要控制父母,获取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些孩子喜欢打人,当父母一看到孩子打人就反应过度地制止孩子或者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以为打人的行为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就会乐此不疲地继续下去。

    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不予关注,不去评判,不去惩罚,让孩子知道打人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为他们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这样孩子就会对继续这样的行为失去动力和兴趣。

    孩子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性格是受到日常的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如果我们不想孩子们长大变成“怒路族”或者“反社会型人格”类型的不良行为的人,我们对孩子就要加以适当地引导,不吼不叫孩子,不强迫孩子,给孩子一个适度宽松的环境,在友好平和宽松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温暖的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暖的孩子》听书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we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