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儿童学习中文的路线,我目前只是在论坛上看过一些比较零星的经验文章,以及微信群里的前辈们的经验,还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专著。
就我个人而言,影响我的中文教育理念的书籍主要是盖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我没有看过原书,但是在任何一个亲子论坛、公众号、喜马拉雅等等,这本书已经被翻来覆去讲过无数遍,也有很多很多的妈妈已经通过在家实践这本书的理念,把孩子的英语教得很好。
这本书介绍的是国内孩子如何在缺乏英语环境的情况下把英语能力学到接近母语水平。
该书的主要观点有:0-5岁的孩子,第二语言以习得为主,通过大量听和大量说,积累越多的听力词汇量越好;6岁起学习自然拼读,把听力词汇转变成阅读词汇。7岁起全面学习阅读、听说、写作。8岁起学得、习得两手抓。
我觉得里面介绍的英语路线图其实对海外孩子学中文也一样管用,但是还需要作出一些调整,例如因为汉字数量多,还需要逐个记忆,上学后一开始会自主阅读相对简单英法语,谁还会用那个水磨功夫去继续认字?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中文自主阅读的第一关--认字,要跟英法语抢跑,争取在学龄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文的读写难度系数是英语的四、五倍。在世界各种语言里,中文读写的难度也是可以稳坐在珠穆朗玛峰之巅的。如果现代汉语还不够难,那加上古文后就妥妥地稳坐头把交椅。
英语在积累了最初听力词汇后,只需要学习自然拼读phonics,就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把听力词汇转变成阅读词汇,有亲子阅读习惯、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可以很快地顺利拥有一两万的词汇。
而中文呢?光是常用汉字就有3500个,每个都要单独记。辛辛苦苦学完了1500字,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但是在中文阅读上还远远达不到自由自主。如果英语在读写上投入五百小时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那中文的读写要达到同等水平,那就做好心理准备投入2000到2500小时。
我们来仔细算一算学习中文读写上投入的时间。以我家老大为例,一个四岁的孩子,每天用十到十五分钟来认字以及读三十字到一百字的小短文,一个星期认字五天,才花了一个小时,一年下来满打满算是一百个小时(我就为了计算方便来个四舍五入吧)。大家算一算,按照这个速度,要在中文读写上投入2000小时,对一个海外孩子来说,需要多少年?20年。听上去不太现实?怎么可能推中文到24岁?到十四岁就已经是钢铁老母了。
假如我们增加一些中文学习时间,从五岁起,每天三十分钟,估计这是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可以接受的最高限度了。
如果调整一下,在学龄前以中文为主,暂时放弃一下英语和法语,争取提高听力词汇量和识字量,是不是就有可能在七岁前达到自主阅读的目标?
我在我家老大三岁半前,我们会亲子阅读中文绘本。但是光靠每天妈妈读书,是远远达不到熟练使用第二语言(对,曾经有一段时间中文对我家老大来说就是一门第二语言)的程度了。亲子阅读一天下来能有个40分钟就顶天了,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的那都是金刚嗓级别。但是还是需要大量听、重复听,那怎么办?国内的各种早教神器是帮了大忙。我主要使用的是牛听听自带的资源以及喜马拉雅的精品听单。在听力和口语的提高阶段,我们差不多每天听3-4小时。坚持了三个月之后,提升效果是非常明显,不仅听力词汇大大提升,口语实现了突破,词汇也开始丰富,用中文复述故事以及逻辑分析能力都有了提高。
老大三岁九个月起,在保持大量听、重复听的路线之外,我又加入了认字环节,正式迈上了走向自主阅读的漫漫长路。
现在老大四岁七个月,识字启蒙已经进行了九个月,《学前快读600字》进展到第三册。现在能够熟练认的字量是三百多,可以读一些简单的自编故事,进步还是不错的(至少老母亲觉得很满意了)。按目前的进度,在识字启蒙一周年之时,应该可以学完《学前快读600字》,识字量达到600。一些低幼的绘本届时应该能够自主阅读。
接下来的路线规划,还需要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